學習疫情先進事跡心得觀后感800字精選5篇
推薦文章
學習疫情先進事跡心得觀后感800字精選5篇
疫情同時也像一面鏡子,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了太多太多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人,我們在網絡上稱他們是英雄,是超人,可是他們也只不過是誰的父親,誰的兒子,誰的女兒。和所有的人一樣只不過是個平凡人。只是國家有困難了,他們的職業(yè)需要他們了,他們便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0疫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2020疫情感人事跡學習心得
2020年的春節(jié)是一個不平靜的新年,我們不能再像以往一樣和小伙伴們去外面玩耍,不能出門,只能天天待在家里,因為在新年來臨之際,新型冠狀病毒進行了一次環(huán)游世界的旅行。它打破了我們喜慶的新年氣氛,讓所有人避之不及。
新型冠狀病毒是什么樣的呢?我覺得它的樣子就像一朵盛開的花一樣。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是野生動物,但當它還在宿主身上做著美夢的時候,由于個別不尊重自然、不敬畏自然的人破壞了它的美夢,把野生動物當作美食端上了餐桌,于是這些新型冠狀病毒就找到了新的宿主,開始在人的身體里快速繁殖。這還沒完呢,新型冠狀病毒還會在人與人交往、聊天、接觸中,找到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宿主。就像植物要結果一樣,病毒也要“繁衍”子孫后代。
進入人體后,它們就開始破壞人們的身體。盡管它是2003年SARS病毒的近親,但是它的戰(zhàn)斗力不如SARS,表現(xiàn)的癥狀也比SARS溫和多了。不過因為潛伏時間長,并且無感覺,傳播速度飛快,所以它迅速讓人們感到了恐懼。
它們通過飛沫,藏在人們的鼻涕、口水里,如果面對面打噴嚏、咳嗽,它們就可以乘虛而入。如果每個人都戴好口罩,它們就沒辦法“串門”了。不過它們還有其他辦法傳播,比如:通過電梯扶手、門把手等,在我們還沒有把手洗得干干凈凈時就揉眼睛、挖鼻孔或者擦嘴巴,那它們也可能在我們身上“落戶”。
短短幾天,新型冠狀病毒就走遍了全國,甚至還出境逛了一圈。它的出現(xiàn),馬上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和重視。中國各省、市、自治區(qū)拉響了疫情防控一級響應警報,開始在車站、機場、港口等處對出入的人群進行體溫檢測,關停了人員聚集的營業(yè)場所等,建立一道道防線,防止病毒的繼續(xù)旅行。白衣衛(wèi)士們也沒有歇著,他們夜以繼日,不辭辛苦地戰(zhàn)斗在第一線,研發(fā)消滅病毒的武器,準備與新型冠狀病毒殊死搏斗。
面對此次疫情,我們不應該恐懼,而是應該做到盡量減少出門,不去人群聚集處;佩戴醫(yī)用口罩或N95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會、不串門,不走親、不訪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戰(zhàn)勝這令人生畏的“罪魁禍首”——新型冠狀病毒。
2020疫情感人事跡學習心得【篇2】
今年是2020年,在我們正沉浸在過年的樂趣中,突然傳出了一個可怕的消息,疫情爆發(fā)了,專家研究出這是新型冠狀病毒。
隨著病毒蔓延的越來越厲害,專家研究出這種病毒極有可能來源于蝙蝠、蛇等野生動物,是人們吃野味兒傳染上的。我們大家也感到了絲絲不安,積極的做著預防工作。隨確診人數(shù)越來越多,網絡上也有了戰(zhàn)役情的主題報告。
救人之醫(yī)生,護國之軍,抗擊疫情,刻不容緩。那些觸動心靈淚點的畫面不斷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畫面一,一位背著媽媽奔赴一線的小姑娘,戴上口罩也難掩眉清目秀,青澀可愛,我可以上,但請別告訴我媽媽,一句話讓人瞬間落淚。畫面二,除夕之夜軍醫(yī)集結飛抵武漢直擊前線,女子本柔弱,但穿上軍裝就是堅強的軍人,她緊咬嘴唇目光堅定,讓多少人莫名感動。
有一篇報道中,我看到了好多東西。武漢7名醫(yī)生在請戰(zhàn)書上按下手印,申請到疫情最兇險的呼吸科。“給我一次機會,我申請到呼吸科去”。還有整齊劃一的“我可以”這個除夕最讓人感動的話語,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推脫的借口,這是生命的接力,這是堅強的誓言,卻催人淚下,“出征”、“勇敢”、“擔當”、“忘我”、“休整”、“鼓勵”。鐘南山教授84歲了,臨危受命,乘坐高鐵趕赴武漢。他是最年長的逆行者,是和平年代最可敬的英雄。“白衣逆行,國士無雙,向您致敬,祝您健康!”
說到逆行者,有這樣一句話。“我愿意為你擋在疫情之前”有人做最美逆行者,大年初一,接到組派醫(yī)療隊,馳援湖北的通知后,河南大學各附屬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紛紛主動請纓,24小時52名醫(yī)務人員集結完畢,整裝待發(fā)。截至1月28日,共有30支醫(yī)療隊4130人,已到達湖北開展工作。
謝謝你,上演最美逆行,謝謝你,為我們拼命,謝謝你,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一幕幕。從此,身邊有情,心中有光。醫(yī)護人員不計酬勞,無論生死。
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時此刻戰(zhàn)斗在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的醫(yī)護工作者,就是最偉大的英雄!
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萬眾一心,戰(zhàn)勝疫情!
中國,加油!
武漢,加油!
2020疫情感人事跡學習心得【篇3】
疫情就是集結號,防控就是使命擔當。當前,湖北省武漢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是廣大黨員干部面對急難險重任務的一次大考和初心使命的一次檢驗。近日,江漢區(qū)城管局涌現(xiàn)出一批勇于沖鋒在前的優(yōu)秀黨員干部,他們深入疫情一線,在做好醫(yī)院衛(wèi)生防疫、服務外省援漢醫(yī)療隊、做好社區(qū)群眾服務工作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在共同戰(zhàn)“疫”的征途中奮力前行。
人民的呼聲就是行動的命令,在疫情防控一線踐行黨員的使命擔當。近日,江漢區(qū)轄區(qū)內的武漢紅十字會醫(yī)院因接診病患量較大,每日產生的醫(yī)用垃圾量激增,醫(yī)院現(xiàn)有的保潔力量難以滿足每日的垃圾清運需求。得知此消息后,江漢區(qū)城管局環(huán)衛(wèi)質量管理中心迅速召開了動員會,江漢路班班長、黨員張秀芹帶頭簽下《請戰(zhàn)書》,組成了個15人的突擊隊,全力為醫(yī)院做好保潔工作。在進行了相關防護知識培訓后,在單位的統(tǒng)一安排部署下,他們集中住宿、輪流隔離休息,以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奮斗在抗擊疫情工作的一線,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做出一個城管人應有的堅守和奉獻。
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陣地高高飄揚。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江漢區(qū)城管局迅速組織起優(yōu)秀的年輕黨員干部,成立到漢醫(yī)療團隊抵離接待志愿者服務隊。近幾日來,深夜的天河機場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逆行”而來的白衣“戰(zhàn)士”,多名年輕的城管隊員分批次帶隊往返于城區(qū)和機場之間,圓滿完成了多家援漢醫(yī)療隊的接機對接、醫(yī)療物資運輸及住宿安排等工作。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初心使命不是泛泛而談就能體現(xiàn)的,它浸潤在明責、履責、盡責中,體現(xiàn)在敢不敢深入防控疫情最前線中,彰顯在能不能取得防疫成效上。江漢城管的青年黨員堅守崗位、迎難而上,以“防控疫情、黨員先行”的擔當精神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切實扛起疫情防控的應盡之責。
堅守一線落實防控巡查,做好社區(qū)內服務群眾的民生工作。自武漢市進一步實化、細化、強化疫情防控措施,堅決落實“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兩大任務,采取了“分級就醫(yī)篩查機制”后,城管隊員和廣大社區(qū)工作者一道走上了抗擊疫情的一線,他們走到群眾身邊發(fā)放防疫宣傳冊,根據社區(qū)微鄰里群眾上報信息,上門為群眾測量體溫,守護群眾健康,也讓群眾恐慌的心理慢慢得到平復;利用城管小電瓶車的便利,做些為群眾及時送藥送菜等便民服務,讓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溫暖,在服務居民生活、抗擊疫情蔓延的路上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個不平凡的鼠年春節(jié),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zhàn)斗中,共產黨員始終沖鋒在防控一線,充分發(fā)揮著先鋒堡壘作用,讓黨旗在防控戰(zhàn)場高高飄揚,匯聚起抗擊病魔的強大力量。
2020疫情感人事跡學習心得【篇4】
我曾擁有過一片山河,千秋不落,但不知何時開始,世界慢慢變暗,我不知道這個世界已經暗了多久了,三天,三周,還是三個月?我只知道,好像是那個地方的燈先暗了下來,那個時候還沒有人預感到這會是一場災難,沒有人知道是什么在吞噬著光明。我們所了解的,只是先滅了一盞燈,后來燃不起蠟燭,最后熄掉了太陽。我們只能牽起手,擦亮火柴,相互依偎著哭泣。因為這點火星和擁抱是最后的溫度了。
除此之外,一片冰涼。
其實很早就有人提醒過的,不要把饋贈當做理所當然,可是我沒有聽。最開始的那個小偷也沒有聽。他妄想偷走光,獨占光,吞噬光,于是遭到了光明的反抗。不知道是哪里的謠言講,只要把光全部吃下去,就會看到最耀眼的寶藏。多荒唐,多無聊,可是偏偏總有人不怕死,把滾燙吞進肚里,不自知病入膏盲還要四處張揚,黑暗就是從那時起開始蔓延的。那些連吃下光芒都不害怕的人開始膽怯,拼命掙扎也無可救藥,便失了最后的善良,開始仇恨別人擁有光。
最后的機會,被他們親手毀掉。
有人在霓虹燈下醉的一塌糊涂,有人麻木的嘶吼,那是對命運最后的掙扎,有的人抬起手遮住刺眼的光芒,就以為抵擋住了一切病毒的侵害。遠處哭聲震天,有人似乎有所察覺,抬眼瞧瞧卻又在隨即而來的歡聲笑語中被遺忘,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可怕的病毒不是吞噬了光明的罪魁禍首。元兇是我們。
是我們太自私太冷漠,不肯分一些溫度出去,也是我們太自大太狂妄,閉目塞聽,一句沒事便將災難擱置,不把世界的反抗放在心上。
越來越多的黑暗籠罩了世界,大街上的人寥寥無幾,人們蜷縮在家里,擦起一支又一支火柴,靠著微弱的光亮驅散包圍自己的黑暗,可是火柴總有用完的時候,我在黑暗中瑟瑟發(fā)抖,不知被誰握住雙手,他說“別怕,這個世界總有不害怕黑暗的人,瞧,他們在奮力前行,他們就快要攀頂。”一批又一批的人前來驅散黑暗,雖然范圍還很小,可人們看到了希望,大家都從家里涌出來,奔向大部隊,即使大家的力量都很微小,即使我們還很害怕,那也足夠了,這是我們最后的堅持。生而為人總要做些什么,每個人都很普通,但只有做的人夠多,就不渺小。
“你們快看啊!”
人群中有人忽然大哭了起來,我知道這絕不是絕望。我的同伴抬手指向那個我還沒來得及去到的遠方。他說,別怕,你看,那邊已經有光亮起來了。我恍惚間睜開眼睛,很痛,卻是溫暖的,滿天煙花下是明亮的高樓。
還有最動聽的聲音——新年的鐘聲,以及,代表著春節(jié)的爆竹響。
黑暗終于結束了,明天會有太陽。
2020疫情感人事跡學習心得【篇5】
春節(jié)期間,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咄咄逼人。這次疫情,使原應熱熱鬧鬧的春節(jié)變得冷清,全國上下人心惶惶。雖是一次災難,卻也發(fā)生了很多讓我們感動的事情,同時也引起了我們深刻的反思。
八十四歲的鐘南山院士叮囑我們不要去疫情最嚴重的武漢,但自己卻赴往武漢協(xié)助抗戰(zhàn)。十七年前他站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如今在防疫最前線。馮至曾說過“在漫長的歲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現(xiàn),狂風乍起。”鐘南山院士就是我們世界的那顆彗星,在狂風乍起的夜空里,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信心。他本沒必要做這些事情,只需在家安度晚年,但他仍義無反顧地赴往抗戰(zhàn)一線。歷史的英雄有岳飛,林則徐等,而如今的英雄就是鐘南山院士!
但是現(xiàn)如今大家的偶像都是明星小鮮肉,若不是這次疫情,又有誰能認識到到底誰才能救我們于水深火熱之中呢?路遙曾說過“人們寧愿去關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涌的內心世界……”;英雄枯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我們都應該端正自己的三觀,在關鍵時刻能救國救人的人才是我們應該致敬的偶像,才是我們應該崇敬的人。我們應杜絕娛樂至上的不良風氣,多關心身邊愛你護你的親人朋友,認真過好短暫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新冠疫情爆發(fā)后,出現(xiàn)了很多讓人感動的事件。
近來“老人捐款”頻繁上熱搜。老人家們捐出了自己為數(shù)不多的存款。民警不愿收他們的存款,他們卻堅持要捐,并且堅持要捐到一線。他們都希望自己能為國家獻出一份力,國家能早日戰(zhàn)勝這場戰(zhàn)疫。也許因為他們都是見證過中國落后和挨打的人,所以才特別珍惜今天我們來之不易的崛起和強大。他們歷經滄桑卻仍保持著那顆善良的心。這份善良讓我們感動,也是我們要一代代傳承下去的。
不僅是老人,青少年也有我們學習的榜樣。上海14歲的趙珺延,寒假期間,他去印度尼西亞舅舅家游玩,然而到達當?shù)貨]有幾天,就傳來國內新冠疫情的消息,也影響到了他們的家鄉(xiāng)溫州。舅舅心系家鄉(xiāng),以最快的速度購買了1.5萬只口罩。而僅14歲的趙珺延主動請纓坐飛機將口罩運送回國。因只搶到了一張機票,他只身一人帶著五個行李箱回國。最后口罩順利送到了溫州。他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有些青少年待在安全的家中,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每天該吃吃該喝喝,該打游戲時打游戲,似乎疫情全然跟他一點關系都沒有。而趙珺延卻心系國家,敢只身一人送物資回國,援助家鄉(xiāng)。
作為一個高中學生,這段時間我反思了很多。我以前所盲目崇拜的明星偶像,也許他們是才華橫溢,是英俊瀟灑,是美麗動人,我們可以喜歡他們,但不能盲目崇拜,也不應過度關注他們的私生活,更重要的是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同時我們也應該明白,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在國家人民危急時,敢于站出來當我們的救世主,拯救我們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