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以上
推薦文章
《呼蘭河傳》是蕭紅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這部作品就像一副多彩的故鄉(xiāng)畫,像一首凄美的歌曲。這里由小編給大家分享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以上,方便大家學習。
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以上1
童年,在我們眼中是充滿了幸福,充滿了快樂的。童年是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我想,現(xiàn)代作家蕭紅也是這么覺得的吧。當我拿到《呼蘭河傳》這本書時,就會想到我們曾經(jīng)學過的那篇課文《祖父的園子》,也是蕭紅所寫的。那篇課文所描寫的蕭紅的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啊,可讀完《呼蘭河傳》這本書后,我才知道原來蕭紅的父親對她很冷淡,母親對她很兇,祖母對她很不好,她只能和祖父在一起。
這本書最讓我深刻的一章就是第五章,主要講了胡家養(yǎng)了個童養(yǎng)媳,他就是年近十二歲的小團圓媳婦。胡家經(jīng)常無端打她,鄰居還沒有一個出來制止的。終于,小團圓媳婦被折磨死了的事。
小團圓媳婦是個較典型的童養(yǎng)媳,這個事例更加表現(xiàn)出生活在封建社會的人們的愚昧。這些人還很迷信,認為只要請了法師來,一切災(zāi)難都能解決。
當讀到"還沒有到二月,那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小團圓媳婦就死了"這句時,我心里就會有一絲憤怒,為那些愚昧的人民的所作所為感到憤怒。如果一個人的生命不能自己做主,還讓別人隨意踐踏,那人世間還有良知存在嗎?還有人性存在嗎?
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可是我們卻不懂得珍惜。同學們,讓我們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吧!因為比起護欄喝的那些孩子們,我們的童年好得多。
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以上2
美和追求美人類固有的天性,人們欣賞自然的美,創(chuàng)造生活的美。而作家藝術(shù)家們開墾出人類美的藝苑,以自己的才華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態(tài)的藝術(shù)之花,為人類生活增添無比絢麗的色彩。
“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边@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對《呼蘭河傳》這部作品的評價。這部書是女作家蕭紅后期的重要作品。在中國三十年代文壇上,年輕的女作家蕭紅以她清新自然的筆融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zhèn)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獨特的藝術(shù)個性,為世界文苑開出一朵美而不艷的奇葩。
在這部溫婉如詩的小說里,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滿懷著對于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打量著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園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說的開篇,作者細細的描繪了小城呼蘭河的風俗人情,在她的眼里,這個小小的縣城里,有著心智未開的居民和鄉(xiāng)村應(yīng)有的純凈生活,雖然不如大城市的繁華,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作者描寫童年時的愛玩的花園:花開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象飛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象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lǐng),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愿意結(jié)一個黃瓜就結(jié)一個黃瓜。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jié),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他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我特別喜歡這一段,童話般的意境,詩意的語言,又簡單活潑,寫得多么好!
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小團圓媳婦那一章,看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和蕭紅同樣大的一個女孩,也就12歲。12歲一個天真爛漫的年齡,本該在父母面前撒嬌,卻千里迢迢到這里當童養(yǎng)媳,因為活潑,不像媳婦,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變得更懂事更聽話,這打持續(xù)一個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頓,有幾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幾回。我也用燒紅過的烙鐵烙她的腳心……”她婆婆這樣說。打她是為了讓她懂規(guī)矩!后來女孩子給他們折磨得快發(fā)瘋了,他們就聽跳大神的話請人給她洗熱水澡,滾水,昏過去用冷水澆醒再洗,洗了三回,就這樣活活把人折磨死了!愚昧,可悲!
整篇小說樸素流暢,宛如你與作者在一個美麗的繁星當空的夜晚,聽她娓娓講述著呼蘭河—她美麗的家鄉(xiāng)。盡管凄婉,盡管優(yōu)郁,卻仍然美麗得動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說更為誘人。
看完這本書,我在想,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樣,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盡管那里充滿著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但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著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將來再來回味這份屬于自己的美好童年。
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以上3
蕭紅,民國時期女作家,有許多感人肺腑的經(jīng)歷。這位女作家筆下的《呼蘭河傳》,使我感觸很深。這是一本書,一本不普通的書,它的韻律似一首歌,跌宕起伏,連綿不絕。開始時,它給人以愉快的感受,但,越來越久,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是一首凄婉的歌謠。我們先從蕭紅的生平說起吧。
她出生在一個地主制的家中,她的父親是位官吏,具有濃厚的封建化思想,他對蕭紅冷漠無情,只有祖父疼愛她。她的母親在她年幼時病故。祖父張維禎是一個很好的老人,她經(jīng)常和祖父去小園玩。
所以蕭紅的后期作品《呼蘭河傳》是以她和祖父的回憶為題材。我記得有這么一段:
我家有個大園子,這園子里蜂子、蝴蝶、蜻蜓樣樣都有。蝴蝶有黃蝴蝶、白蝴蝶。這些蝴蝶太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嗡嗡地飛,胖圓圓的和一個小球似的,落到一朵花兒上不動了。
瞧,祖父的園子多熱鬧啊!祖父的園子也是自由的。太陽在園子里特別大。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怎么樣就怎么樣,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愿意結(jié)一黃瓜就結(jié)一黃瓜。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愿意長上天去也沒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墻頭飛來一只黃蝴蝶,一會又從墻頭飛走一只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
蕭紅的這兩段話,描寫了祖父的園子又大又自由,既有動物,又有植物,是很好的兩個章節(jié)。
作家,蕭紅,原名張乃瑩。她用自己簡短的一生謳歌了現(xiàn)實的殘酷與生活的無情與有情。
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以上4
“晚飯一過,火燒云就上來了。照著小孩子的臉是紅的。把大白狗變成紅色的狗了。紅公雞就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喂豬的老頭兒,往墻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兩匹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p>
這樣一幅絢爛溫暖的晚霞圖是蕭紅的《呼蘭河傳》最初打動我的地方。蕭紅的確是一位善于描寫的高手,她總是會用最簡單樸素的語言來為自己的童年“繪畫”,繪出一幅幅雖并不生動甚至有些單調(diào)但純凈、真實、自然而富有回憶的畫面。寒冷的被凍結(jié)的東北大地,蕭條的并不算熱鬧的呼蘭城,帶給居民福利帶給孩子們樂趣的泥坑子,小吃攤上的麻花、豆腐,大街上流動著的車馬牛羊;爛漫多姿的火燒云,天空中飄著的燕子、蝴蝶,菜園里結(jié)著的大黃瓜大倭瓜;祖父教的唐詩,“我”家荒涼的大院子,忠誠的大黃狗,噴香的苞米;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娘娘廟大會……
這一切的一切,不管是呼蘭河城的一街一道還是大自然的親切饋贈還是延續(xù)百年的傳統(tǒng)習俗,都把讀者帶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滿滿的都是對兒時的回憶。我們在感受作者筆下呼蘭河城帶給她童年回憶的同時,也不由自主的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不同的,但都是大同小異的。不管是如作者一樣的單調(diào)平淡,還是如你我一樣的充滿趣味和歡樂,都是讓人難以忘卻的。那時的我們不富有,但我們真的很快樂。無論將來我們身處何境,年華幾何,童年都會是我們第一筆不小的精神財富。
童年固然是美好的,回憶起來也多是甜蜜的。但《呼蘭河傳》帶給讀者的遠不止這多彩的風土畫,還有它所吟唱的凄婉的歌謠。它所講述的故事稱不上曲折離奇,也更談不上優(yōu)美動人,它只是娓娓道出了生活在這座小城里的幾家?guī)讉€人的生活和遭遇。但正是這些平淡無奇的小城市里人的經(jīng)歷和他們的命運卻讓人沉思,發(fā)人深省。最讓我有感觸的是兩個人:老胡家的團圓媳婦和馮歪嘴子。
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以上5
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這本書,我體會到了呼蘭河這個地方的有趣和熱鬧,也感受到了作者那難得的溫暖!
呼蘭河的趣事有很多,比如:大泥坑事件、跳大神、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姑娘廟大會等。最有趣的是那野臺子戲,野臺子戲是因為豐收或求雨才辦的。因為那個地方接姑娘喚女婿的,在那個地方說媒的很多,所以很熱鬧。
每家都帶著一大批禮物,你送我,我送你,看得看得餓了,聽的餓了,聊得餓了,就在旁邊買些涼粉,糖球、粘糕,反正多得是。
唱臺上根本沒人關(guān)注,像看的看不著,不想看的到看得著。唱來唱去,也沒幾個人聽懂。大部分人會認為,這樣熱鬧,不聊天那就可惜了。有些鄉(xiāng)下人還在沙灘上扎營了呢!看上去倒挺舒適的,一向無憂無慮的,還吹著清風,真舒服啊!
作者小時候,最喜歡在花園里玩,跟祖父玩。作者總是跟在祖父后面,祖父干什么,她也干什么,累了就睡,多輕松,多自在啊!成了蕭紅黯淡孤零的童年心理中難得的亮點,是津津樂道的人祖小間的交流?,F(xiàn)在我才發(fā)現(xiàn),原先愛有多可貴。
可是,誰也沒想到蕭紅是虛假的背景里成長的,只有那六七十歲的祖父給過她溫愛。
呼蘭河傳讀后感600字以上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