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章讀后感600字
推薦文章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保爾從苦水中長大,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一名工人。保爾12歲母親把他送去食堂當雜役,干了兩年,受盡欺負。這里由小編給大家分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章讀后感600字,方便大家學習。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章讀后感600字1
前些天,我讀了一本好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lián)一位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小說中的保爾就是作家本人。小說講述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他只讀了三年學,就被迫棄學打工,在十月革命爆發(fā)后年僅十四歲的他加入了紅軍,參加過各種戰(zhàn)役,鍛煉成一名鋼鐵般堅韌的勇士。后來他在與波蘭白匪軍戰(zhàn)斗時,頭部中了彈片,傷勢非常嚴重,可他以愛國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戰(zhàn)勝了死神,但他的右眼卻完全失明了。幾年后,他由于舊傷復發(fā)和辛勤忘我的工作,導致全身癱瘓和雙目失明,在休養(yǎng)期間,他仍然從事宣傳工作,在他雙目失明以后,他拿起筆開始創(chuàng)作,仍然為祖國,人民而奉獻自己。
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保爾在得知自己將全身癱瘓時,并沒有去找醫(yī)生醫(yī)治,而是打算把自己的余生都交給革命事業(yè)嗎,堅持工作直到死去為止。啊,軍人多么偉大啊!他們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把祖國和人民放在自己的生死之上。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個人的一生應(yīng)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已逝年華時,不因虛度光陰而悔恨,也不因一事無成而羞愧:這樣,在他離開人世的時候,就可以坦然地‘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人世間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這本書讓我明白,生命不是為了索取而是為了奉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章讀后感600字2
毅力為成功之本,是一種韌勁,一種積累。毅力的表現(xiàn)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出的驚人的一股力量,有了它,人們就不會向挫折和困難低頭,更會堅強地去面對。這是我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感悟。
整部小說的價值,正在于塑造了保爾這樣一個無產(chǎn)階級革命英雄的形象。然而,十九世紀英國的運動中,雖然早已出現(xiàn)了無產(chǎn)階級文學的萌芽,但那主要是詩歌,至于其他的古典作家,他們對舊社會腐朽黑暗的揭露盡管非常深刻,但并沒有塑造出一個令人滿意的正面人物形象。保爾的出現(xiàn),無論是形象的高大或形象的純真質(zhì)樸,都是一個新的高峰。主人公保爾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后,一度苦惱不能自拔,也產(chǎn)生過自殺的念頭,但他很快地對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感到可恥,惡狠狠地罵了起來:“……即便到了自己的生活已經(jīng)無法忍受的時候,也要設(shè)法活下去,要竭盡全力,使生命變得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就這樣,保爾在肉體上和精神上都承受著難以想象的痛苦的情況下,全新找到了“歸隊”的力量,開始了常人內(nèi)難以想象的文學創(chuàng)作工作。保爾以自己的畢生精力,實踐了自己的生活原則:“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yīng)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p>
這是保爾戰(zhàn)斗一生的真實寫照。
我想,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辛勞的勞動者用血汗換來的,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練好本領(lǐng),將來為把我們的國家建設(shè)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奮斗。
在學習中,我們應(yīng)該學習保爾不怕困難,刻苦鉆研的精神。
在生活中,我們應(yīng)該學習保爾勤奮進取,不怕挫折的精神。
在勞動中,我們應(yīng)該學習保爾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章讀后感600字3
一篇好的文章,一本好的小說,為什么能讓人感動,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你想一口氣全部看完呢?其中的原因有,題材新穎,寫的有血有肉、生動活潑,突出主題,細致地描寫精彩場面,使你讀了仿佛身臨其境。這幾天,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所以就此感做文一篇。
這本以第三人稱形式寫的紀實體小說,記述了保爾?柯察金的一生。包括保爾與冬妮亞、紅軍戰(zhàn)士謝廖沙與麗達、保爾與達雅幾對年輕人真摯的友誼與愛情,紅軍抗匪的故事,小市民的心態(tài)等等。雖然保爾?柯察金的那段名言可能不會伴隨你一生,但是,鞭策自己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去做一些對祖國發(fā)展和對社會有利益的事情是應(yīng)該的,甚至可以說必須這樣做。它同時也可以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實。
這本書曾經(jīng)在俄國產(chǎn)生了巨大的反響。年輕的也罷,年老的也罷,讀過的也罷,沒有讀過而想去讀的也罷,都認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這本書的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是俄國人,一個普通的工人、紅軍戰(zhàn)士、共青團基層干部。1920_年出生于烏克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是他的自傳體小說,但是其中確實有大量的情節(jié)取材于他自身的經(jīng)歷。他同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一樣,年幼家境貧寒,早早的輟學了,做過小工,參加紅軍打過仗,負過重傷,后來也是雙目失明,全身癱瘓。在深陷絕境的情況下,他不甘心與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唯一能利用的武器——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章讀后感600字4
這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本好書。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寫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一個莽莽撞撞的毛頭小子,歷經(jīng)千難萬險,為了國家,他的一只眼睛在戰(zhàn)斗中瞎了,中樞神經(jīng)受到了很大的損害;到最后,他甚至兩腿癱瘓,雙目失明,左臂不聽使喚。即使如此,他身殘志堅,還是堅持工作,為布爾什維克黨和國家發(fā)光發(fā)熱。即使他只能在家里休養(yǎng),他還是在寫書,希望能記錄自己的平生事跡,讓其他的黨員也像他一樣努力工作。他是一個偉大的布爾什維克黨員。
我讀了這本書以后,感慨萬千。這本書其實是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自傳,他只是將自己的真實事跡記錄下來。文中的保爾·柯察金是一個愛國的、堅強的人。說他愛國,是因為他為了國家不惜犧牲自己;說他堅強,是因為他在下肢癱瘓、左臂不聽使喚、雙目失明的情況下還堅持工作。他認為,無論是什么工作,只要他還能做,他就一定要做。即使黨員都認為他應(yīng)該休養(yǎng),他也沒有放棄,在家里寫書。他是多么堅強!殘疾了,還要為國家發(fā)光發(fā)熱。想想現(xiàn)在的人吧,不說殘疾人,就算是健全人,遇到困難還是會氣餒,會放棄,何況是這么大的困難呢。而保爾·柯察金堅持了下來。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忍耐力!如果我們突然雙目失明,我們會怎么樣?我們大部分人都肯定會認為生活沒有希望了。
寫書嘛,有很多人都可以寫書。但是,如果一個人在保爾·柯察金那樣的境遇里寫書、工作,那個人會怎么樣?大多數(shù)人都會被這種生活逼瘋的。而保爾·柯察金不但寫出來了,而且還獲得了大家的喜愛。而且他寫了不止一次,在第一次創(chuàng)作時因為沒有留下底稿就貿(mào)然寄出去,導致書稿丟失,他不得不再寫一次。我之前說了,這本書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本自傳。你可以想象嗎?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這種境遇里,寫出了這樣一本幾十萬字的巨著!他殘疾了能做得到,我們還健全怎么做不到呢?因此,我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那堅強的精神,學習他那愛國的精神!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章讀后感600字5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yīng)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jīng)獻給了世界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p>
人生長路,道阻且躋,有坎坷的歷程,就好似熔化的鋼煅在烈火的燃燒下所受的折磨。這些歷程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卻都存在于他們的生命之中。忍受不了的,便失去了耐性,以頑強毅力抗爭過的——寶劍鋒從磨礪出。保爾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小時接受中國傳統(tǒng)教育,五歲唱著,王二小跳皮繩,七歲了解了中國紅軍精神?,F(xiàn)在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沒想到,外國也有紅軍。讀起來親切而又感人。一樣的共產(chǎn)主義,一樣的馬思克思想,正義的旗幟打動了多少中國人的心。
初讀到保爾時,覺得他像個“正直的小混混”。遇到維克多一樣的惡人,一不稱心便動用武力解決問題,與“君子動口不動手”,一點也不相符。
但當他被朱赫來拉入共產(chǎn)黨后,我所看到的又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責任心的小領(lǐng)導人。
他堅強,受傷負險不叫苦。他認真,起早貪黑不休假。他善良,孝順兄母寬待人。無論是風霜,雨雪,烈日,塵暴,沒有什么可擊垮他!無論是傷寒,肺炎,流彈,重病,沒有什么可以擊垮他!
鋼鐵的煅造需要意志力。保爾堅信著他的信仰。與女友分道揚鑣,為工作奉獻了青春,在病床上寫小說,鞠躬盡瘁……
我想,保爾內(nèi)心是滿足的?!獫M足于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獫M足于他煅造了鋼鐵一樣的精神,鋼鐵一樣的意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章讀后感6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