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的讀書心得感悟
《呼蘭河傳》主要通過對呼蘭城的風(fēng)土與人情的敘述,展現(xiàn)出了一幅大泥坑、跳大神、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等優(yōu)美的畫卷。這里由小編給大家分享呼蘭河傳的讀書心得感悟,方便大家學(xué)習(xí)。
呼蘭河傳的讀書心得感悟1
讀完了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心情是復(fù)雜的——有愉悅,有傷感,還有釋然。正如茅盾在序言中所說,它不像一部嚴(yán)格意義上的小說,而在于它更像一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fēng)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讀著這部小說,仿佛看到蕭紅就站在我的面前不曾離去,如同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娓娓道來她童年的趣事:呼蘭河的人民是那樣的善良,知足,過著一塵不變、與世無爭的生活……隨著筆調(diào)一轉(zhuǎn),蕭紅變得憂郁起來,我們看到的是她單調(diào)寂寞的童年,盡管祖父給了她很多慈祥的愛和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對于一個得不到家庭溫暖和父母愛的孩子來說,她的內(nèi)心是孤獨的,也許這也是導(dǎo)致她日后在三次婚姻中屢遭失敗的原因吧。
呼蘭河發(fā)生著一個個普通而殘忍的故事,日復(fù)一日,蕭紅痛斥這人吃人的舊社會,痛斥日本人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她對家鄉(xiāng)人民愚昧、麻木、任其宰割的命運報以深深的同情,同時也對家鄉(xiāng)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覺醒感到欣慰。
蕭紅的命運是不幸的,雖然她的一生都在反抗舊的封建禮教,但她最終沒有逃脫悲慘的命運。
我認為呼蘭河傳這部小說是消極的,如同翠姨,她生活在新舊社會交織變遷的時代,對于現(xiàn)實的不滿只作內(nèi)心默默的反抗,呼蘭河轉(zhuǎn)又是積極地,在_時期總有一些像蕭紅這樣具有先知先覺的進步人士,用他們的智慧和勇氣,喚醒民眾愚昧的良知,揭開他們被蒙蔽了雙眼的面紗,也許蕭紅沒有像趙一曼、秋瑾、石評梅那樣對未來充滿熱情,投身革命,也許她更多的是沉浸在自己的個人情感悲痛中,但是在那樣惡劣的生活條件下,那樣寂寥悲痛的心境下,依然執(zhí)筆完成這不朽的巨作,這就足以值得我們敬仰和學(xué)習(xí)。
讀完這本小說,也深深感受到活在當(dāng)下的我們是多么幸福,對一些落后的農(nóng)村依然被貧困愚昧困擾的現(xiàn)象,我們有責(zé)任和義務(wù)去幫助他們。
呼蘭河傳的讀書心得感悟2
近日,我讀了蕭紅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三章。
文中主要講了“我”和祖父在花園里的快樂生活?!拔摇痹趫@子里每天跟著祖父,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后面把那下了種的土窩溜平,其實,哪里會溜得準(zhǔn),只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的瞎鬧。有時不但沒有把菜種蓋上反而把它踢飛了。祖父鏟地,“我”也鏟地,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鋤頭,所以祖父就把鋤頭桿拔下來,讓“我”拿著鋤頭的“頭”來鏟?!拔摇闭J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dāng)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dāng)作谷穗留著。
讀著讀著,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和奶奶在院子里種菜的情景:記得在我8歲那年,那天是個星期天,我在奶奶家里看電視,奶奶怕我把眼睛看壞了,就說讓我和她一起去種菜。我和奶奶來到院子里,奶奶拿出菜種和工具,和我說:“奶奶給你一個任務(wù),就是把奶奶下了種的土窩,你給溜平,好嗎?”我高興地答應(yīng)了,奶奶下種,我給溜土,配合的非常默契,種完種后,奶奶又讓我給地澆水,而我卻拿著水管到處亂晃,邊晃邊喊:下雨啰!下雨啰!簡直開心極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不僅領(lǐng)悟到了作者自由、快樂的童年生活,也讓我回想起自己的許多童年趣事,更讓我體會到了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我以后也一定要少接觸電子產(chǎn)品,多走出家門,去體驗生活之美。
呼蘭河傳的讀書心得感悟3
蕭紅,民國時期女作家,有許多感人肺腑的經(jīng)歷。這位女作家筆下的《呼蘭河傳》,使我感觸很深。這是一本書,一本不普通的書,它的韻律似一首歌,跌宕起伏,連綿不絕。開始時,它給人以愉快的感受,但,越來越久,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是一首凄婉的歌謠。我們先從蕭紅的生平說起吧。
她出生在一個地主制的家中,她的父親是位官吏,具有濃厚的封建化思想,他對蕭紅冷漠無情,只有祖父疼愛她。她的母親在她年幼時病故。祖父張維禎是一個很好的老人,她經(jīng)常和祖父去小園玩。
所以蕭紅的后期作品《呼蘭河傳》是以她和祖父的回憶為題材。我記得有這么一段:
我家有個大園子,這園子里蜂子、蝴蝶、蜻蜓樣樣都有。蝴蝶有黃蝴蝶、白蝴蝶。這些蝴蝶太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嗡嗡地飛,胖圓圓的和一個小球似的,落到一朵花兒上不動了。
瞧,祖父的園子多熱鬧啊!祖父的園子也是自由的。太陽在園子里特別大?;ㄩ_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怎么樣就怎么樣,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愿意結(jié)一黃瓜就結(jié)一黃瓜。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愿意長上天去也沒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墻頭飛來一只黃蝴蝶,一會又從墻頭飛走一只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
蕭紅的這兩段話,描寫了祖父的園子又大又自由,既有動物,又有植物,是很好的兩個章節(jié)。
作家,蕭紅,原名張乃瑩。她用自己簡短的一生謳歌了現(xiàn)實的殘酷與生活的無情與有情。
呼蘭河傳的讀書心得感悟4
呼蘭河是蕭紅小時候所住的地方,她的祖父死在了那里,她的二伯也死在了那里……
這本書里說了那里的冬天很冷,天空是灰色的,大地被凍裂了,整天飛著清雪。還說了這里賣麻花的人很多,雖然是冬天,但他們(賣麻花、賣豆腐的人們)還是堅持著賣。
一到黃昏,人們就絡(luò)繹不絕地去看河燈。這邊的人還喜歡跳大神(一種迷信)。
蕭紅小時候很頑皮,每次祖父去除草,她也跟著去。然后把旁邊的花一朵一朵摘下來,然后一朵一朵地插到祖父的草帽上。祖父渾然不知,還以為是那年春天雨水大呀,這棵玫瑰開得特別香,二里路也聞得到?;丶液?,那插滿玫瑰花的草帽惹得全家哈哈大笑,可開心啦。
蕭紅雖然有時很頑皮,但有時也很懂事。
她的祖母死的時候,來了很多人。雖然蕭紅不關(guān)心祖母的事,但是她招待客人招待得很好。她把她的小哥哥帶到花園里,一一把東西介紹給他,自己也不打擾其他人。
隨著故事中蕭紅的一天天長大,慢慢的,那里的小城特色我也了解了不少。他們跳大神,看河燈,看小團圓媳婦……
《呼蘭河傳》讀完了,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片有歡樂、也有悲傷的畫面中!
呼蘭河傳的讀書心得感悟5
在寒假中,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她把我?guī)У搅?0世紀(jì)的小城——呼蘭河。
這個小城并不繁華,都是一些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然而作者卻寫得如此有趣、獨特。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道街的大泥坑,讓我印象深刻。
這個大泥坑有六七尺深,車夫和馬經(jīng)常翻進坑里去,翻進去了之后,車夫爬了出來,而馬就算連滾帶爬也出不來。泥坑還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里面。他們想到了許多方法,如:拆墻、種樹,卻沒有一個人想到過把坑填平,沒有一個人。真是些愚蠢的人們啊!
在作者童年的后花園里,她與她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生活充滿了樂趣。有一次祖父和作者在后花園里鏟草,她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dāng)做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dāng)做谷穗留著。作者小時候真是幼小而又無知。
《呼蘭河傳》這部作品寫了人們的無知、愚蠢。蕭紅通過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那時候的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害的舊思想。
《呼蘭河傳》讀完了,而我還久久地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畫面當(dāng)中。
呼蘭河傳的讀書心得感悟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