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讀后感300字
《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歷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本草綱目讀后感300字范文,歡迎查看和收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草綱目讀后感300字1
大家一定讀過《本草綱目》這本書吧《本草綱目》是明朝醫(yī)學家李時珍30余年心血的結晶。全書共190多萬字,52卷,載有藥物1892種,新載藥物374種,收集醫(yī)方—個,書中還繪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圖,是我國醫(yī)藥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我之所以看這本書,主要是沖著那1160幅精美的插圖來的。
百草皆是藥,每次春游、秋游遇到孩子們問我:“科學老師,這是什么植物?有什么用?”時,我就覺得自己特別“缺水”。今天在書市看到這本書,剛開始只是因其名氣,隨手翻看,只是看了幾頁,就被其吸引住了。一喜之下,將它買了回家仔細閱讀。
《本草綱目》的成就,首先在藥物的分類上改變了原有上、中、下三品的分類法,采用了“析族區(qū)類,振剛分目”的科學分類。它把藥物分礦物藥、植物藥、動物藥。將礦物分為水、火、土、金石四部;植物藥一類,根據(jù)植物的性能、形態(tài)及其生長的環(huán)境,區(qū)別為草、果、菜、谷、木等五部;草部又分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類;動物一類,按低級向高級進化的順序排列為蟲、鱗、介、禽、獸、人等六部。此外還有服器部。共分為16部62類。這種分類方法,已經過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統(tǒng)來進行了。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這種分類方法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
《本草綱目》不僅在藥物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化學、地質、天文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貢獻。它在化學,較早地記載了純金屬、金屬、金屬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同時又記載了蒸餾、結晶、升華、沉淀、干燥等在現(xiàn)代化學中應用的一些操作方法,非常值得我們觀看。
本草綱目讀后感300字2
《本草綱目》是中國古代本草學集大成者,也是中國最具有世界性影響的藥學及博物學巨典。
我當時想為什么要寫本草綱目呢?不是嗎其他許多著作嗎?到后來我看了前言才知道答案。原來,李時珍發(fā)現(xiàn)了本草著作中的許多錯誤,于是,他立志重新寫一本書,我還知道他為了寫成這本書,他窮畢生精力實踐,歷時30年終于完成了《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有各種各樣的藥草,都是我沒見過的,我還不知道有些植物有毒,但也可以治病。比如說石蒜雖然有毒,但也可以治病。
我不知道天下還有這么多沒見過的東西,李時珍一定很偉大我希望還會有更多的藥可以治病。讓地球上所有人都沒有疾病。
本草綱目讀后感300字3
《本草綱目》本著篇幅太過弘大,而且所錄的一些物類當代未難以訪。咱們進行了切于實用的編譯,將今人常用和尚能訪求的物類加以收錄,以使該譯本更利于天下生夷易近正在家居日用飲食時加以披覽,使一樣平常所食之物實反發(fā)揮養(yǎng)生、療疾的功效。
朝醫(y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藥物,分成60類。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藥物。繪圖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個藥方。在這部書中,李時珍指出了許多藥物的真正效用,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藥物學的總結。
李時珍(1518—1593),字東壁,晚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zhèn))人,家居蘄州瓦硝壩,是明代杰出的醫(yī)藥學家和科學家。
李時珍家四代行醫(yī)。少年李時珍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對醫(yī)學很感興趣。但由于當時醫(yī)生社會地位低下,父親希望李時珍躋身仕途。李時珍曾于14歲時考中黃州府秀才,后來在17歲、20歲、23歲時3次赴武昌應試,沒有考中,于是決心棄儒從醫(yī),繼承父業(yè)。
在我看來這都是十分有毅力的行為,值得大家學習。
本草綱目讀后感300字4
僅僅作為一個文本,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四百年前編撰的這套《本草綱目》,在現(xiàn)今美學觀念的折射下,可以散發(fā)別致的'魅力。
早兩年《昆蟲記》成為流行讀物的范本之一,和那位天真頑皮的法國老頭法布爾相比,我們的李時珍更為純粹。
如同一杯啤酒撇去了泡沫,在《本草綱目》中找不到感性的只字片語。當然作為嚴肅的專業(yè)典籍,《本草綱目》無疑與《昆蟲記》牛頭不對馬嘴,它們之間的對照,算得上“茍且”。然而法布爾的風行確實喚起了對李時珍的記憶。
在此之前,難以想象我會在《本草綱目》上花掉整整兩年的睡前時光——那等待睡意的片刻,是我全部時間的精華。事實證明,這位名垂青史的祖先給我?guī)淼氖菬o邊的愜意,并且有效地改善了我對食物的無知。
除了文字的清爽,還有那些質樸而美妙的插圖供你徜徉。這也許是一種偏執(zhí)的趣味,但如果將《本草綱目》作為一種文學樣式,它會不會同樣精彩絕倫?
本草綱目讀后感300字5
中國十大王朝之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中國醫(yī)藥舉世聞名,扁鵲、張仲景、孫思邈等一大批醫(yī)藥學家標榜千秋,明代又出現(xiàn)了一位杰出的醫(yī)藥學家,這就是李時珍。
李時珍,生于1518年,字東壁,晚年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人。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醫(yī)生,從小就受到了醫(yī)藥方面知識的熏陶。李時珍幼時多病,每次大病都經他父親精心調治才轉危為安,因此他對病人的痛苦和醫(yī)藥的重要,有著深刻的體會,14歲時李時珍考中秀才,但其后三次鄉(xiāng)試都未中舉。在心灰意冷中,李時珍同科舉仕途告別,投身于先輩的行業(yè),并把畢生精力花費在藥物學研究上,他的勤奮和天才,使他成為一代名醫(yī),和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藥物學家。嘉靖三十一年,即公元1552年,34歲的李時珍開始著手編寫《本草綱目》。為了寫好這部書,盡量減少錯誤,李時珍特別注意深入實際考察,除了走遍自己的家鄉(xiāng)外,還到過湖北的武當山,江西的廬山,江蘇的茅山,南京的牛首山以及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采集標本,搜羅單方,有時還進行類似藥理學的試驗。
李時珍還參閱有關圖書八百多種,經過二十多年的辛勤勞動,三易其稿,《本草綱目》終于在1578年全部脫稿,晚年的李時珍,非常關心《本草綱目》的出版,但他沒有等到這一刻,1593年李時珍去世,享年75歲,三年后,《本草綱目》終于在南京出版。
《本草綱目》是研讀前人書籍的讀書心得,與千百次采藥行醫(yī)的經驗結晶,在介紹該書時,李時珍寫道,“唐宋本所無,金元我明諸醫(yī)所用者,增入三十九種,時珍續(xù)補三百七十四種,雖曰醫(yī)家藥品,其考釋性理,實吾儒格物之學,可裨《爾雅》、《詩疏》之缺。”
《本草綱目》190多萬字,共五十二卷,十六部,記載了1892種藥物,分成60類,繪圖1100多幅,并附著11000多個藥方,以正名為綱,舉綱張目,分述各藥的釋名、集解、氣味、主治、修治、發(fā)明、正誤等。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在藥物的數(shù)量和對所載藥物的研究方面,都超過了以前的任何藥物著作,此書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人們到處傳播它,并進行翻刻,成為醫(yī)生的必讀書籍。
明末就有人參考《本草綱目》,寫成《本草述》一書,以后以本草命名藥書的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甚至1953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共收集531種現(xiàn)代藥物和制劑,其中采取《本草綱目》中的藥物和制劑,就有100種以上。
在國內如此,在國外《本草綱目》也備受關注,明朝就有《本草綱目》在日本流傳,流傳西醫(yī)的國家也紛紛翻譯《本草綱目》,目前《本草綱目》已被翻譯成拉丁、法、英、德、俄、日等許多種文字。
李時珍的偉大學術成就,至今還受到世界人民關注,他是世界上對人類最有貢獻的科學家之一?!侗静菥V目》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藥物的數(shù)目之多,和文筆的流暢生動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藥學著作,它是當之無愧的“東方藥學巨典”。
本草綱目讀后感300字6
中華有很多經典名著,這些名著都很受人們的喜愛。每一本名著都有著自己的優(yōu)點,使讀者對作者的敬佩油然而生。而我最喜歡的是《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一本醫(yī)學的著作,作者李時珍用26年的時間寫成了這本著作。《本草綱目》共有52卷,卷1介紹了明朝以前主要本草41種,這本書列舉了:草藥的別名、解釋命名的意義、闡述藥性理論、提示用藥要點、附列了相關的方劑。
起初我看《本草綱目》源于好奇,可是我看了不久,我便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本書對草藥的講解很細致,氣味、主治、附方都可以一一列舉出來。我有時也會按照書上講的內容,對某些草藥進行驗證,驗證出來的結果也是符合的。我對這本書的作者有一種說不出的敬佩,他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求證,把這些草藥寫得那么淋漓盡致,這本書可謂是“上自墳典,下自傳奇,凡有相關,莫不收采,雖命醫(yī)書,實該物理?!薄侗静菥V目》中提及的藥房也很有效,有次弟弟頭痛,我想起了《本草綱目》中所提到“薄荷”可除風熱、清頭目,就去花盆里摘了幾片給弟弟聞,弟弟聞了之后感覺舒緩了許多。我真正體會到《本草綱目》很神奇,就決定沒事的時候就多看幾遍,要是以后再碰到這些事也不會驚慌失措了,不過有時候還是得去看醫(yī)生。
《本草綱目》是經典著作、中醫(yī)典籍,古代名醫(yī)所編著的,國內現(xiàn)存有約72種。《本草綱目》讓我明白了讀書的好處,又讓我知道了草藥的好處,《本草綱目》的確是一本受人喜愛的著作。
本草綱目讀后感300字7
本草綱目是明朝醫(yī)圣李時珍歷經三十余年寫成的。
翻開書,我第一眼就看到《本草綱目》這本書條理清晰。全書共436頁,1000000多字,分草部,菜部,果部,谷部,木部,禽部,蟲部等好多種啊!
他沒有采用《神農本草經》的分類方法,而是另辟蹊徑,正名為綱,綱下列木,綱目清晰。書內對所記錄的藥材的形態(tài),功能,方劑都有記載,而且每一味藥都附有插圖。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還不知道連平常炒菜用的蔥,都可以用來治感冒!
這本書里有大白菜,紅色的蘿卜,好吃的萵苣,大大的冬瓜,有我認識的、有我不知道的,有平常飯桌上就能看到的、有藏在山中不易被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原來都是可以治病救人啊!
我很好奇,李時珍是怎樣在那個交通不發(fā)達的年代采集到那么多的藥材并畫出它們的呢?
看了這本書,我仿佛看到了李時珍身背藥簍、腳穿草鞋;披著蓑衣、拄著拐杖,穿梭在名山大川之間孤獨而堅毅的身影;看到了李時珍頂著烈日的炙烤和蚊蟲的叮咬,仍然不停的腳步。
那時,太和山五龍宮產的“榔梅”,被道士們說成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果。他們每年采摘回來,進貢皇帝。官府嚴禁他人采摘。李時珍不信道士們的鬼話,要親自來試試看,有什么功效。于是,他不顧道士們的反對,竟冒險摘了一顆。經研究,發(fā)現(xiàn)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樣,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種變了形飛榆樹的果實,并沒有什么特殊功效。
從這幾件事上,不難發(fā)現(xiàn)李時珍堅定的信念,對醫(yī)學熱愛和不怕犧牲的精神。讀了這本書,我得到了許多的醫(yī)學知識,了解了許多生活中的醫(yī)學小常識。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讀到這本書,也希望這本書里的知識能流傳的世界各地,給人們帶來幸福。
我還要學習李時珍對醫(yī)學的熱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把它用在學習上!
本草綱目讀后感300字8
中國中藥是國寶之一。提起中國藥李時珍是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從小學醫(yī),在最初行醫(yī)的十幾年中,他發(fā)現(xiàn)古代介紹本草的書籍中,有許多說法互相矛盾,對一些草藥的描述也不一致。他下定決心要重編著一部本草書籍。35歲那年李時珍開始著手此事,在編寫過程中最讓他頭疼的就是由于藥名混雜,許多藥物生長情況的分不清楚,所以他下了農村,搜集民間難言,觀察和收集標本。
除了湖北和廣東外,李時珍還來過江西、江蘇、安徽等好多地方,他每到一地,就虛心向那些采藥的、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各式各樣的人物請教,大家也向他介紹自己知道的都介紹給他,比如蕓苔,是漢病常用的藥。蕓苔空間是什么樣子?《神農本草經》說得不明白,李時珍問一個種菜的老農,在他的指點下他知道了,蕓苔就是油菜于是他就在本草鋼目中將這種藥物一清二楚地解出來了。他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尊重。
本草綱目讀后感3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