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上冊第十回讀書心得
《西游記》是明朝的吳承恩所寫,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的途中,遇到了不少的妖魔鬼怪,將他們打倒,最終修成正果的故事。這里由小編給大家分享西游記上冊第十回讀書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西游記上冊第十回讀書心得1
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lǐng),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他有著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點。具有大英雄的不凡氣度,對師父師弟有情有義,同時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機智勇敢而又詼諧好鬧,這是為人性:毛臉雷公嘴,當山大王時則是猴性:而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則是神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圣”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大鬧天宮時的桀驁不馴,與西天取經(jīng)時相比似乎改變了許多,其實悟空的個性仍然沒有變,比如在騙取妖怪的二件寶物后,讓玉帝派人去偽裝裝天,威脅道:“若不從,即上靈霄寶殿動起刀兵?!痹诘弥质怯^世音菩薩所派,咒她“活該一世無夫”,對如來佛祖更是以“妖精的外甥稱呼”。孫悟空,這么一個不“聽話”,不為強勢屈服的硬漢子,由于太桀驁不馴,太有本事,同時又被觀世音菩薩誘惑地戴上了“緊箍咒”,其“能力”受到了限制,其在書中只能是“二把手”。
唐僧是讓我比較難以理解的人物,在師徒四人之中,他總是帶來麻煩,總是被妖怪抓走,沒有什么本事,只知道念“南無阿彌陀佛”,有時還會添亂,要是沒有孫悟空,我想,他一定去了另外一個西天。他是一個善良、樂于助人卻分不清是人是妖的師傅,見到妖怪害人時,他總要叫悟空等三人去抓妖怪。可是當悟空打死那些禍害蒼生的人時,他卻大驚失色的阻止,不僅要念緊箍咒折磨孫悟空,有時還要趕走他,難道他就不會想一下,如果悟空不把那些害人的家伙給殺了,他們又會去禍害別人,這樣,豈不是為了一條人命而害了更多的人命嗎?其愚的程度有時讓人憤恨.但是,唐僧卻也有著超乎常人的執(zhí)著,為了到達西天取得真經(jīng)造福蒼生,他要求自己每一步都是腳踏實地的,為了腳踏實地他從沒讓悟空用筋斗云幫他飛過任何地方。唐僧一路上遇見了不少人善意或惡意地極力挽留,甚至給他金山銀山乃至整個國家,可是他都拒絕了。我想就是因為他具有始終堅持著要取得真經(jīng)的堅強信念,盡管他是書中最沒有本事的角色,但是,他是“一把手”。
豬八戒是一個又懶又饞的角色,有時悟空叫他去找點水果化點齋飯給師傅吃,可是他要么在路上躺著睡大覺,要么摘了水果,卻在回來的路上都吃光了,常常害得另外的三人在原地等他。他犯了錯誤,不去悔改,回來后卻總想找個借口說個謊敷衍過去,但每每被機靈的悟空識破,并被整得很慘。我覺得八戒在取經(jīng)的路途上是六根不凈的,不是一心向佛,一會兒在這藏一點錢,一會在那藏一點寶,還總是想著高老莊的媳婦和嫦娥,師傅被抓了,他動不動就說:“我們收拾收拾行李散伙吧”、“我回高老莊去了”這類喪氣的話。他還有一個壞毛病,就是總愛吹牛,有時候,悟空把妖怪打敗了,他卻繪聲繪色地向別人吹噓著自己如何把妖怪打敗的,其毛病和缺點太多了。但是,他有時也會發(fā)揮一點作用,如:在師傅被妖精抓住時,他總是想著辦法把猴哥給請出來,最后,總能把師傅營救了。所以我覺得八戒有時還是挺可愛的,雖然時不時動點歪腦筋,但偶爾也有智慧的火花閃爍。他這種人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和我們周圍經(jīng)常會見到。由于他還有點本事,也不太壞,時不時的還能討師傅的歡心,所以,吳承恩給他定了個“三把手”。
沙和尚是三個徒弟中最老實的一個,他始終對師傅忠心耿耿,對兩位師兄也是畢恭畢敬,干事情更是勤勤懇懇。雖然他沒有悟空和八戒的本領(lǐng)高強,可是打起妖怪來卻是毫不手軟的,這點本領(lǐng)在關(guān)鍵時刻還是能保護師傅的。由于他太老實,又不喜歡張揚,是一個大眾化的人物,他只能位居最后。這種人事結(jié)構(gòu)太奇妙了!
西游記上冊第十回讀書心得2
四大名著中。我最愛看的是《西游記》。
我很喜歡孫悟空這個人物,他挑戰(zhàn)傳統(tǒng)蔑視權(quán)貴,不屈不撓,用他那神奇的七十二般變化和威力無窮的金箍棒橫掃天庭,表現(xiàn)出對天神統(tǒng)治權(quán)威的抗爭,蔑視與反叛。
雖然我很欣賞孫悟空神通廣大的本領(lǐng),也很敬佩他一路歷經(jīng)艱難險阻,忠心耿耿地護送師傅唐僧從西方取得真經(jīng)而回。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了孫悟空的不足之處,就是我發(fā)現(xiàn)雖然孫悟空的本領(lǐng)很大,能降妖降魔,化險為夷,但他幾乎每次與妖精作戰(zhàn),到最后還是要在眾天神的大力協(xié)助下才能最終戰(zhàn)勝妖魔鬼怪的,而不是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的。
所以說,孫悟空還是有弱點的,他的本領(lǐng),多少還是要依靠于天庭眾神,他并沒有完全擺脫神佛權(quán)威的束縛。我很希望能再出一本“西游記”,塑造一個完全獨立的,威力更加強大的孫悟空來。
西游記上冊第十回讀書心得3
孫悟空是全書中最光輝的形象?!按篝[天宮”突出他熱愛自由、勇于反抗的品格?!拔魈烊〗?jīng)”表彰他見惡必除、除惡務(wù)盡的精神。孫悟空大鬧天宮失敗后,經(jīng)過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鎮(zhèn)壓,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個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個頭戴緊箍,身穿虎皮裙,專為人間解除魔難的英雄。作者在承認這種處境變化的前提下,從另一方面,即抗魔斗爭中,歌頌了他的戰(zhàn)斗精神。在重重困難之前頑強不屈,隨機應(yīng)變,就是鎮(zhèn)魔者孫悟空的主要特征。紅孩兒捏緊拳頭,口吐“三昧真火”,燒得他九死一生;他依然抖擻精神,強行索戰(zhàn)。小雷音群神被擒,孫悟空卻孤軍深入,仍舊與惡魔相斗。他又善于變化,以假為真,把妖精愚弄得不知所以。他經(jīng)常變作蟭蟟蟲、小蠅子鉆到妖洞里去摸底,或者化為妖精的母親、丈夫去欺騙它們。他好幾次運用鉆腸入肚的方法反敗為勝。例如獅魔張口來吞,他立時順水推舟,在它肚子里“跌四平、踢飛腳”,“打秋千、豎晴蜓”,疼得獅魔滿地打滾,滿口求饒。等他決定鉆出來時,知道妖精乘機要咬,便機警地先用金箍棒探路,反叫它迸碎了門牙。他跟妖精糾纏得越久,經(jīng)驗也越豐富,斗志也越昂揚。比起八戒、沙僧來,孫悟空是最得力的護法弟子。
然而孫悟空的性格仍有其前后一致的地方。這除了抗魔的英勇頑強外,還表現(xiàn)在他對神佛的桀驁不馴上。參加取經(jīng),他先講條件,觀音菩薩才答應(yīng)他“叫天天應(yīng),叫地地靈”。取經(jīng)途中,他經(jīng)常驅(qū)遣山神土地、四海龍王、值日功曹前來效勞,稍有拂逆,那就要“伸過孤拐來,各打五棍見面,與老孫散散心”!僅僅為欺騙兩個小妖,他便要玉帝閉天,“若道半聲不肯,即上靈霄殿動起刀兵”!所以連玉帝也無可奈何地“只得他無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終于答應(yīng)他“犯上”的要挾。對慈悲的觀音,孫悟空敢罵她“憊懶”,咒她“一世無夫”;對莊嚴的佛祖,他敢說是“嬌精的外甥”。而他那種斬盡殺絕的斗爭風度,更直接抵觸了佛教的戒律。這位“西天取經(jīng)”的孫悟空還屢屢以“大鬧天宮”的歷史為榮,但最忌諱別人提起“弼馬溫”的舊名。因此可以認為,孫悟空前后的命運是互相矛盾的,然而在性格上卻自有一致之處?,F(xiàn)在,再回過頭去認真看待《西游記》中的這只可愛猴子。起初,他的可愛像不懂事的孩子,看似缺乏教養(yǎng),其實天性熱愛自由習慣率性而為。盡管他將天宮攪和得天翻地覆,我們還是覺得他可愛,因為這就是他與生俱來的天性,這就是他孫悟空的特色;五百年后得以重回人間的孫悟空,在經(jīng)過了多年的沉寂之后,變作了另一種成熟的可愛。他再不會那么驕狂,他的心中擁有了一個更宏偉的目標,不再為個人的自由奮斗,而是為全體人民的幸福奮斗??朔刂乩щy,清除禍害,完成偉大的事業(yè),造福人群。最終我們欣喜地看見他完成了這樣的使命。
西游記上冊第十回讀書心得4
今天,我讀了中國古典的四大小說——《西游記》。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唐僧。其中孫悟空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著無窮的本領(lǐng),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一種反抗精神,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豬八戒是一個喜劇演員,老實、有力氣和孫悟空一樣敢于斗爭,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但是豬八戒好吃、好睡、好色等一些毛病總是改不了。沙和尚和唐僧雖然武功很低,但是在《西游記》這本書里是少不了的。
《西游記》這本書市中國的古典四大小說之一。是最 優(yōu)秀的神話小說,也是一部群眾創(chuàng)作和文人創(chuàng)作的結(jié)合作品。小說從孫悟空的“大鬧天空”開始,把孫悟空的形象起到了書的重要地位,在師徒四人的努力下取得了“正果”。
看了這本書后讓我知道了:只有經(jīng)歷了挫折,才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
西游記上冊第十回讀書心得5
《西游記》是一部長篇章回體神魔小說,這部小說記載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后戰(zhàn)勝困難取到真經(jīng)的故事。
師徒中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實,一路上為師徒西行背行禮,任勞任怨,謹守會佛門戒律,踏踏實實的一心跟隨師傅取到真經(jīng),他的決心讓人感嘆不已,修成“金羅汗”。
豬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好吃好玩,為人貪婪。他遇到困難時只會退縮,可是他聰明,18集時孫悟空被唐僧貶走后被妖抓去,八戒用激將法把孫悟空激了回來,孫悟空打敗妖怪,獲得唐僧原諒,又回到唐僧身邊一路西行,要取回真經(jīng),豬八戒的角色又讓故事回到正路,這顯出豬八戒的機智聰明。取經(jīng)成功后豬八戒成了“天篷元帥”。
唐僧,就是啰唆,可是他是個善良的苦行僧,就連身上爬的小蟲也不愿打死,把它放生。取經(jīng)路上不辭艱苦,意志堅定,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屈服,憑著堅韌不拔的精神,終修成正果,為大唐佛教做出了貢獻,后帶回經(jīng)書,成為了“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是一個勇敢,敢斗,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與至高的玉皇大帝也敢斗,愣是叫響了“齊天大圣”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練就的火眼金睛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絕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作斗爭,絕不退讓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英勇好斗的神話英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斗戰(zhàn)勝佛”。
《西游記》不僅有較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藝術(shù)上也有成就。它有豐富的藝術(shù)想象,生動曲折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的語言,構(gòu)筑了一座具有特色的藝術(shù),神鬼妖魔的形象讓人回味無窮,走過了十萬八千里的大江南北,歷經(jīng)了一十四遍寒暑的意力讓我驚訝。它讓我領(lǐng)悟到,任何事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取經(jīng),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正象我們的人生,在面對大大小小的困難,挫折時,我們要勇于戰(zhàn)勝困難,要經(jīng)過努力,才能見彩虹。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從《西游記》中得到屬于自己的收獲,而《西游記》這部國學經(jīng)典也會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中熠熠生輝。
西游記上冊第十回讀書心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