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讀后感400字
推薦文章
《傾城之戀》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關(guān)于女性生存的悲涼畫卷。在封建專制以男權(quán)為中心的社會里,女性始終處于弱勢地位,沒有所謂的公平可言。讀后讓人深思,欲寫下讀后感。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傾城之戀讀后感400字例文,歡迎查閱。
傾城之戀讀后感400字 篇1
讀完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心里有點悲,讓我聯(lián)想到以前讀過的另外一本書,王安憶的《長恨歌》,主人公同樣是美人,同樣是上海人,同樣經(jīng)歷了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不同的是她們的家庭背景,人生經(jīng)歷,然而,給我的感覺,都是悲涼的,凄清呃的。不同的是,《傾城之戀》是一個亂世的愛情的喜劇,而《長恨歌》則是一個人生的悲劇。
我喜歡張愛玲的作品,首先是被她這個人所吸引,在我看來,她有一種獨特的韻味,或者說她本身就是一個傳奇。出身官宦世家,卻擅寫平民甚至小市民的苦樂,而生活與共處世之道卻又全然—種不同,其生命與生涯,又何嘗不是一部真實的傳奇,讀了她生命與生涯的傳奇,就會明白為什么張愛玲能在青春年華寫出空前絕后的凄艷的佳作,讀張愛玲也讓我們知道什么是作家,什么是小說,什么是傳世精品。
傾城之戀讀后感400字 篇2
自從結(jié)識了張愛玲,便體味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蒼涼"。蒼涼,是深埋在骨子里的一根刺,你不動它,相安無事,你一觸它,便錐心刺骨?,F(xiàn)在的人少有體味到蒼涼的了,由于它太沉、太重,傷身,亦傷神,現(xiàn)代人極少有去做這種于己無利的事了,因而,我們丟失它已經(jīng)很久了,偶爾拾起,也不過是匆匆一瞥,隨即丟下罷了。因此說,張愛玲去了,它所代表的那種蒼涼感也便跟著不見了。嗚呼!悲哉!
有些文字,讓人一看便想落淚。不是由于故事感人,也不是由于人物悲催,就是一種說不清也道不明的情愫,它將你慢慢帶進書里,走進它的故事里,然后你的感情便被套牢了,抽不開身,漸漸沉淪,情動處,便會忽的一下子,淚流滿面。這種文字,就像是一種毒藥,慢慢侵進你的身體里,你明知道,卻無法抗拒。張愛玲便是寫出這樣文字的人,你讀她的書,就是在飲最毒的鶴頂紅,就算是死,也死的凄美,死得足以讓人一生銘記 !你看,那白鶴的頂冠多美啊,我情愿沉醉在那樣的絕美中!
愛玲在《傾城之戀》中說過:“有些傻話,不但是要背著人說,還得背著自己。讓自己聽見了也怪難為情的。譬如說,我愛你,我一輩子都愛你?!迸耸呛苌儆心艿謸踝∵@種說的頗有技巧的情話的,近乎赤裸,卻又讓人感覺不到低俗。流蘇一直保持的矜持在范柳原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也近乎崩塌了,這話很好聽,誰說不是呢?試探?防備?懷疑?在那一刻,也該都放下了吧!只是兩個人,兩個戀人,在說這小情話,中間沒有隔著戰(zhàn)爭炮火,不用顧忌家世背景,卸下一切,除了對你的愛。
傾城之戀,有時竟不如一頓粗茶淡飯,粗茶尚能解渴,淡飯尚可果腹,而傾城的愛戀呢?它就像是一場盛世的煙火,絢麗奪目,卻終不能長久。記得曾經(jīng)問過一個朋友他為什么遲遲不肯戀愛,他反問一句:“戀愛能當(dāng)飯吃嗎?”我愣在當(dāng)場,想要反駁一句,卻終究轉(zhuǎn)身離去。我能說些什么呢?難道要我告訴他:戀愛雖不能當(dāng)飯吃,卻能填補空虛,溫暖人心嗎?呵呵,多么蒼白無力啊!
世人都渴望得到愛情,女人尤其是。你不用急著反駁我,是的,我承認,是有很多人放棄了愛情,轉(zhuǎn)而選擇了金錢、虛榮或是其他更為現(xiàn)實的東西。但你不能否認,他們對愛情是存在渴望的,假如魚和熊掌能夠兼得,誰人又會放棄呢?現(xiàn)實太過殘酷,他們只是做了一種自認為對的選擇,至于會不會后悔,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了。假如說,流蘇最終沒有和范柳原在一起,那也絕對不是由于他們愛得不夠,而是天地不仁罷了。因此,我們也不要去不齒那些放棄愛情而去選擇其他的人了,畢竟,愛情不是在每個人心中都是排第一的。我渴望,但我沒法,只因我還有別的牽掛,因此,我只好舍棄你。誰又能忍心責(zé)怪這般無奈的人呢?
朋友啊,緣分到了,就去愛吧,哪怕在愛情跟前會變的卑微 ,或許,你會如愛玲說的那樣,在塵埃里開出一朵花來呢!
傾城之戀讀后感400字 篇3
《傾城之戀》講述的是發(fā)生在民國時期的一段愛情故事,故事發(fā)生在香港,上海來的白家六小姐白流蘇,曾經(jīng)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后來回到自己家中生活的時候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世態(tài)炎涼。因一次陪伴妹妹到香港相親,偶然認識了妹妹的相親對象多金瀟灑的單身漢范柳原,便拿自己當(dāng)做賭,遠赴香江,博取范柳原的愛情。就在范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范柳原折回保護流蘇。在此生死交關(guān)之時,兩人許下天長地久的諾言。
白流蘇和范柳原的愛情發(fā)生在戰(zhàn)亂之際。在我看來,作者想要通過《傾城之戀》這個標(biāo)題表達的是不是指他們的愛戀若非“傾城”,就難以成就了呢?流蘇和柳原看似甜蜜般配,言辭嬉笑有趣,但實際上他們之間的愛情卻是搖晃不定的,流蘇不一定深愛柳原,柳原也不見得非她不可,他們之間的相遇,相戀,只是順應(yīng)著命運的齒輪,一步一步的嵌套而成的。若不是有了最后日軍攻打香港淺水灣,范柳原折回與流蘇共度患難,從而在生死相關(guān)之際許下諾言,或許也就不能成就這一段浪漫的愛情了。
傾城之戀讀后感400字 篇4
張愛玲在寫《傾城之戀》時,正是和胡蘭成——那個名震四海的“陳世美”剪不斷,理還亂的非常時期。那是她生命中一段刻骨銘心的殘忍。愛與恨,因為是,所以始終無法泯滅。不管張愛玲的作品再如何的不朽,必須承認,這個女人太理智,太冷硬,也太洞徹?;诂F(xiàn)代人的眼光,她絕不是一個可愛的女人。甚至,她對于自己筆下的角色過于殘忍,并且一直樂此不疲?!兜谝粻t香》中的葛薇龍從純情萌懂少女眼睜睜走向自甘墮落的結(jié)局;愫細的性潔癖毀了一個愛她至深,完全無辜的男人;《花凋》里的川嫦一心指望病好后嫁個好人,所有人都知道她要死了,除了她自己;傳慶恨他的父親,卻偏偏繼承了父親的一切。她筆下的人物太慘了,全無救贖的余地。所有的痛苦都白受,所有的犧牲都白搭??春笳嬲孀屓擞可弦还蓞捠乐小@無情的死氣沉沉的塵世!而它們的造物者,卻沒有絲毫憐憫。眼睜睜看著潮水般的世人在眼皮子底下掙扎翻滾,卻依舊冷靜中帶著冷笑。但是這一次,她卻選擇在《傾城之戀》中讓白流蘇修成正果,不僅如此,她得到范柳原也全靠運氣。
忽然,我們熟悉的張愛玲變了。愛使她成了一個真正的女人,然后逐漸寬容。
愛情成全了張愛玲,于是張愛玲成全了白流蘇。也許胡蘭成那個負心漢并沒有想到,這樣一篇__名作,都源于他一次心血來潮的花心。再看《傾城之戀》,張愛玲不僅將慈悲給了它,更是將整顆心化了進去的。如果其他的作品是用她理性的思辨鑄成,那么《傾城之戀》便是她一次用感性描繪的故事。它仿佛是從一幢蕭索荒涼,荊棘密布的城堡中,活脫脫跳出一個鮮活靈動的血肉之軀,讓人驚艷不已。白流蘇與白公館中的人唇槍舌戰(zhàn),永不低頭的決心叫人拍案稱快;與范柳原在愛情上爾虞我詐,相互交鋒,又是多么酣暢淋漓!作為男人,也許你不會喜歡這樣一個精于算計,自私世故的女人;作為女人,也不會接受那樣一個左右逢源,油腔滑調(diào)的男人。然而,我們無法否認,他們是活的,并且閃著人性的光輝。試問我們心底,又有哪一個能說自己是真正的無私博愛?人類自私的劣根性,我們?nèi)加?,只是羞于承認吧。張愛玲,比我們都坦白。
她希望得到他的錢,也希望得到他的愛;他希望得到她的人,更希望得到永遠的自由————你我又何嘗不想?其實,每一個人心底都藏著一個白流蘇和范柳原呢。
曾經(jīng)朝三暮四的男人和曾經(jīng)精明決斷的女人,最終隨著一座城市的坍塌,給了彼此重新審視對方的機會。她想起初識他的時候,他不經(jīng)意流露的真心:“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毀掉了,什么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墻。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墻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
誰知道呢?也許她早已在那時便把真心悄無聲息的給了他。而多年后,他隨口介紹的一句:“她是我太太”,完滿了她前半生的期盼。那,后半生呢?————胡琴依舊咿咿呀呀拉著,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不管故事如何傾國傾城,它終是一段戲文,只活在舞臺上。
闔上一段傳奇,留下的也只是那一縷沉香繚繞。清醒過后,有一點落寞靜靜滴下來。
傾城之戀讀后感400字 篇5
女子穿起華美的袍子,站在舊時光的影子里輕輕地畫起一道濃眉。綠色和紅色交錯的燈光,暗暗地灑落,幻美的生活之后,人去樓空。
——題記
有人說,張愛玲小說的底色是:荒涼。
她喜愛寫那些舊上海的故事。紅男綠女,他們以為生活會變得很好,于是做著凄苦的事情。慢慢的,時刻只是成為了一種虛幻,女生開始習(xí)慣把眉毛濃黑,涂上朱紅的唇膏,深色的胭脂,以為那樣,就能夠把眼淚掩藏。
讀張愛玲的小說,就像在聽一個很近很靈動的故事,她自己是說,我的作品,舊派的人看了覺得還簡單,但是嫌它不夠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覺得還有些意思,但是嫌它不夠嚴肅。她總是喜愛在作品里提到胡琴,只是某個也許只出場一次的人物,在某個角落嘶啞嘶啞地拉著它,在某個需要他的時候。就像故事的調(diào)子,沒有什么起伏,卻是兩個相愛的人慢慢地靠近或者慢慢地疏遠,回到人本身的寂寞,然后又回到模式化的生活中。
張愛玲以前說過:回憶總是令人惆悵的,過去的完美只會使人感到一切都已經(jīng)完了,而過去的煩惱,只會使人再度煩惱。她的小說總是一份感情從不能自己到慢慢沉淀的過程,讓人覺得有些微微的苦澀,而其實那些人還在我們的生活中,他們只是更換了名字,卻重復(fù)著相同的故事。
荒涼是正因繁華之后的落空,正如寂寞的女子內(nèi)心總是一片為開墾的荒蕪,而張愛玲正是把它拿捏得很恰當(dāng)。我們總聽見人們稱贊她有才華而不是偉大,大概也正正因她只是把故事講給愛聽的人。正因張愛玲也說過,生活是一件華美的袍子,爬滿了虱子。因此她的小說女主角總是穿著不一樣的旗袍出場,也暗示她們隱隱相同的人生和命運,外表的美麗內(nèi)心的空虛。她的作品總是看上去很華麗卻是很安靜的調(diào)子在講述一個很普通的故事,讀完之后才會恍然,原來張愛玲是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個女子。
泛黃的照片中,那個女子很安靜地望向遠方或者只是平靜地看著。原來所謂的才華也但是是比平常人更多一份恬靜,更多一些對命運的追問。喜愛在小說里開始把眼淚掩藏,慢慢的,眼淚就像手里的沙子,慢慢地滑落,然后是肆無忌憚的崩潰。我們就被她輕易地被帶回到舊時光中,或許快樂或許悲傷。
也正如李碧華所說,文壇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這樣的女子。
傾城之戀讀后感400字 篇6
有人說張愛玲的小說除了《傾城之戀》以外,都是杯具的結(jié)尾。在我看來,《傾城之戀》雖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緣,但實則以世俗的表象虛掩了真正的悲涼,越發(fā)比杯具更像杯具。
白流蘇,一個離過婚的女生。在那個曖昧的時代和同樣曖昧的舊上海,離婚是要受道德譴責(zé)的。而白公館無疑屬于守舊的那一派,"他們家用的是老鐘,他們的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離了婚的白流蘇,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應(yīng)錢財盤剝凈盡之后,她的存在無疑成了拖累和剩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個男生的懷抱以外,恐怕再無其他了。
范柳原,一個海外歸來的浪子,本是無根的浮萍,四處飄搖。加上生活的紙醉金迷,便把"女生看成他腳底下的泥"。感情和婚姻原是他不堅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內(nèi)心深處是渴望安穩(wěn)的。
感情總是發(fā)生在自私的男生和自私的女生之間。就這樣,兩個各懷鬼胎的人遇到一處,展開了一場相互試探的感情攻防戰(zhàn)。白流蘇的目的顯而易見,她期望他能承諾她一紙婚姻。一個男生。而柳指望的是那個安穩(wěn)于是兩人各自為了捍衛(wèi)那一點自由或者追逐物質(zhì)上的算計,相互不妥協(xié)。當(dāng)最后有一天,精神上追求再尋不到現(xiàn)實的依托時,兩個人方始彼此親近。
在連續(xù)的試探之后,流蘇沒有尋到半點進展,可見她不惜為爭取婚姻冒了極大的險。此時,心跡更是表露無疑,思忖再尋個職業(yè),也怕自貶了身價,被柳原瞧不起,"否則他更有了借口。拒絕和她結(jié)婚了。"權(quán)衡的結(jié)果是:"無論如何得忍些時"。這是在和自己打賭。她并不見得有多大勝算的把握。如果柳原還再來找她,就算贏了一步,這是她此時的底線。果然,過了些時日,香港來了電報。她心里自然安定了許多,也將自己放開了些,同他上了床,雖然不見得是主動,但也并沒有拒絕。然而,此時,"他們還是兩個不相干的人,兩個世界的人"。
人說"若能以婚姻的形式理解一個女生,心里必定會沉潛下來很多東西",也許這就是白流蘇期翼的那一點點"真"。
在《傾城之戀》中白流蘇只是一個生長在大家庭中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她離了婚,在一個特定的機會下結(jié)識了范柳原。我一向很喜愛這段話:"在日常世界里,他們間存在一場征服的戰(zhàn)爭,他們內(nèi)心明爭暗斗。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她只喜愛他用更優(yōu)厚的條件前來議和。但是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誰知道是什么因,什么果?誰知道呢,也許就是正因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也許流蘇是幸運的,一場陷落讓她等到了一個男生,一段婚姻。然而這終究是偶然的,正如張愛玲所說"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么圓滿的收場。"一個女生,把命運當(dāng)作籌碼,想來沒有什么比這更可悲的了。
傾城之戀讀后感400字 篇7
“上海為了“節(jié)省天光”,將所有的'時鐘都撥快了一個小時,然而白公館里說:“我們用的是老鐘?!彼麄兊氖c鐘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p>
流蘇在這樣的老鐘下,本也是安安靜靜過活的,可惜只過也過不去,于是只好傾城…
我說,我向來景仰寫字的女子,正因只有女子,才知道怎樣寫女子?;蛟S雪芹是個例外,或者還有別的,但我依舊執(zhí)拗地習(xí)慣從女生的文字中,去尋找屬于女生的靈魂,才氣,智慧,善良,包皮容,炫耀,做作…只有女生才懂女生矯情矜持的小伎倆,或是若即若離的小把戲,或是僅僅是滿足一下虛榮欲|望的小動作。男生說一句話做一件事,果決到但是是眨眼間,女生心里已彎彎繞繞了不止九曲十環(huán)…
流蘇與范柳原的拉鋸戰(zhàn),贏得是流蘇,贏得很險。如果不是那一次適時的轟炸,失之毫厘,謬的也就沒有了邊。流蘇心思細密,就算扔在大清后宮里,也是個配的上戲的主角__,可惜偏偏遇上一個耐得下性__子,陪她玩心理戰(zhàn)的人。也是幸運,如果沒有這個有意思的對手,流蘇這輩子,恐怕也就遇不上什么有意思的事了。一輩子受點小氣,安心被老鐘敲打著,做她的碧玉去了。但恐怕她出場跳舞那一刻起,她是明白了,就連碧玉也沒得做,又何妨放手一博呢。不成功,便成仁,女生的籌碼,無關(guān)家國,都下在感情上了。
何況,女生的勝,即使勝了,也沒有那么光明英武,勝便勝了,不必聲張。日子長了,柳原也難免覺得撿了個便宜,當(dāng)時是非,也便不那么重要,俏皮話自是要放到外面說,家里有個不惹人厭的賢妻,“也宜墻角也宜盆”,未必不是快意。
因此,愛玲寫出的勝利,細嚼嚼,發(fā)現(xiàn)原來有苦澀的味道。之前不信如她這樣高傲,感情看的這樣透徹的人會正因胡蘭成而”低到塵埃里去”,此刻信了—薇龍在對喬琪喬說:”我跟她們不是一樣的嗎”的時候,臉上是沒有表情的。
哀莫大于心死。
就算是錯覺,抓住那么一點點的期望,又何必求全責(zé)備?
傾城之戀讀后感400字 篇8
外婆是個正宗的張愛玲的粉絲,從小愛玲對我來說就是如此的神秘,又似夢幻妖嬈。今夏拂曉,每每捧起的第一本書竟是讀來第一本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
不知為何,也就這樣讀上了,一篇篇的中短篇小說,似乎總難讓人盡興,不過讀來也快,放下書,看看藍天白云的燦爛,心中卻似泛起絲絲愁云;愛玲的小說總是讓我不停地思考著,思考著,卻又百思不得其解;這也就是一種淺淺的魅力吧,也就這么依戀著了她的小說。
愛玲是這么評價《傾城之戀》的:《傾城之戀》是一個動聽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蚁矚g參差的對照的寫法,因為它是較近事實的?!秲A城之戀》里,從腐舊的家庭里走出來的流蘇,香港只占的洗禮并不曾將她趕花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zhàn)影響范柳原,使他轉(zhuǎn)向平實的生活,終于結(jié)婚了,但結(jié)婚并不使他變?yōu)閯偃危耆艞壨盏纳盍?xí)慣與作風(fēng),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jié)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
似是似懂非懂,不過卻也靜靜地讀完了它。
這是一個彌漫在香港與上海這兩個濕熱都市的辛酸故事。流蘇,這個被拋棄的女人,在那個封建的時代,似乎是不足再有一個女人所夢想的美麗前途。在那個沒有自由的時代,也許女人的未來更多的就只靠嫁入豪門,因而愛玲小說中的愛情故事總帶些悲苦,似是一杯未曾溫?zé)岬那寰?,酸甜苦辣各種味道都有,但淌入心底時,卻依然是透心的涼吧。終于擺脫了那個擁擠、嘈雜令人憎恨的家庭,流蘇隨徐太太前往香港。一切迷茫,也許只想賭一賭。與柳原的萍水相逢,似乎是一個轉(zhuǎn)折。柳原是個十足的壞男人,也正如愛玲每篇小說中的男人形象一樣,永遠無法給予流蘇安全觀,然而經(jīng)歷了香港之戰(zhàn)的生死相依,終于讓柳原改觀,兩人微妙的關(guān)系淡淡地轉(zhuǎn)變?!斑@是我太太。你該向我道喜呢!”柳原請印度公主家中作客時笑言,兩人的生活便也逐漸趨于平靜。故事便在此戛然而止,愛玲似乎又將結(jié)局交由讀者想象,但每每讀到結(jié)尾卻又不知如何續(xù)寫。
《傾城之戀》的結(jié)尾是這樣的:“傳奇里的傾國傾城的人大抵如此。
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么圓滿的收場。胡琴咿咿啞啞拉著,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有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
胡琴聲似在耳旁響起,卻又是充滿未知,只道是我年少無知吧。也許過了些年,在捧起《傾城之戀》時,千頭萬緒又是不同。
只是淡淡憂傷……
傾城之戀讀后感400字相關(guān)文章:
★ 傾城之戀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