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史記的讀書心得體會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其中記載的典故也是相當多的如:勾踐臥薪嘗膽,終于報了滅國之仇,重耳在楚流亡十光載,卻終登帝位等。下面的內(nèi)容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guān)于史記的讀書心得體會,希望您可以喜歡。
關(guān)于史記的讀書心得體會1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中國文學巨匠魯迅先生對《史記》的最高評價?!妒酚洝饭?30篇,包括本紀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和列傳70篇,記敘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漢武帝之初年間大約3000余年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歷史。
閱讀《史記》,我們可以在作文中旁征博引,因為《史記》中的典故、成語、人物、史實能使我們妙筆生花,使文章生動,具有深度和廣度。記得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鑒“,這在我閱讀《史記》的過程中心領其會。
司馬遷在遭遇腐刑的不幸之后,并沒有氣餒,而是立志”棄小義,雪大恥,名垂于后世“。歷經(jīng)20余年的專心著述,他終于完成了”窮天人之跡,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由此,我深深地被司馬遷這種發(fā)憤著書,且不畏人生險阻的精神所感動。自我反思:現(xiàn)在的我成長在日趨小康的幸福生活里,還有什么理由去埋怨,去氣惱?人生坎坷,我應用心去面對每一天的新鮮,健康,快樂!
閱讀了《史記》,再加上聽了古代文學老師的講解,我對其中項羽這一歷史人物,頗感興趣。項羽不再是自己心里原先所認識的那個人物,而是對其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史記》中主要描寫了項羽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件事:巨鹿之戰(zhàn)、鴻門宴和垓下之圍。在巨鹿之戰(zhàn)中,項羽充分顯示了其驍勇善戰(zhàn)的軍事才能,進而為其霸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鴻門宴里,又由于他的不善于考慮后果,沒有聽順其謀士范增的計策,而使得劉邦順利脫逃。這也就預示了他會因此次的疏忽(即沒有為后來的統(tǒng)一大業(yè)掃除障礙),而不能堅固其西楚霸王的地位。因而,在垓下之圍的兵敗情形下,他落得個自刎的悲慘結(jié)果。其中也充分表現(xiàn)了一代英雄在面對愛姬時,不忍分離而又不得不離別的兒女情長,和那種不服輸?shù)木髲娦愿?。我認為項羽是一個有勇有謀的英雄,只是他的勇大于他的謀。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我們不能片面地評價項羽,更不能僅僅從他的失敗中而否認他也是一個有謀略的人。
關(guān)于史記的讀書心得體會2
《史記》是司馬遷忍辱負重、嘔心瀝血,花費一生的精力來創(chuàng)作的。它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曾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大哲學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一代明君唐太宗也感喟:“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薄妒酚洝窞槲覀兩鷦有蜗蟮恼宫F(xiàn)了波瀾壯闊的社會畫面,還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形象,讓我們從歷史中明白道理,揭露丑惡行為,歌頌高尚的品德。
《史記》中那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對人謙恭有禮、和藹可親、孝敬父親的虞禹;令人尊敬、勤政愛民、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受到了大家的愛戴;還有那殘暴、沉迷于酒色、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最終丟失了江山的商紂王;只為博得美人一笑,點起烽火、不惜一切戲弄諸侯的周幽王,“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边@就是周幽王墮落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忘亡國之恥,臥薪嘗膽從而最終戰(zhàn)勝吳國的越王勾踐。知識淵博、見聞深廣、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的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用“發(fā)憤以抒情”的方式創(chuàng)作的《離騷》而名垂千古。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映照著千古,映射著未來。讀完《史記》,讓我讀出歷史的真實,讀懂了一點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讀史使人明智,就是要從歷史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把理解歷史當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鑰匙。明智的人既要不忘過去、重視將來,更要全力把握現(xiàn)在、創(chuàng)造將來。站在歷史的角度上,看到圣賢真正的精神何在?我認為這才是讀《史記》的最大意義。
關(guān)于史記的讀書心得體會3
《史記》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開創(chuàng)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妒酚洝分袑糯鷥?yōu)秀人物的頌揚,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操。并對丑惡現(xiàn)象進行了披露,顯示了中華民族嫉惡如仇的精神品質(zhì)
作為華夏兒女的我在品讀《史記》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歷史中充塞的豪邁、悲壯與辛酸。不過在“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同時更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看《史記》就仿佛在讀一本有趣的故事書。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有聲有色的為你講述他們身上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帶領你進入他們的世界。
看《史記》就仿佛在和一個歷史學家面對面的談話。深深的被他那準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
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編織成了世世代代流傳的史記。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生動的語言,優(yōu)美的文字讓讀者讀起來仿佛置身于一個個優(yōu)美的意境中。隨著情節(jié)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為之而改變。喜著主人公的喜,憂著主人公的憂,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輕松幽默的語言,緊張刺激的情節(jié),仿佛把我?guī)У搅四莻€遙遠的時代。各個時代的背景特色;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史記》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
關(guān)于史記的讀書心得體會4
燈下讀《史記》,當讀到荊軻刺秦的故事時,不禁撫卷長思,感慨不已。
閉上雙眼,靜靜品味著這個千百年流傳久遠的故事,心潮澎湃,熱血烈烈。窗外,大風呼號,偶然夾雜低沉的雷聲。一道閃電劃進狹小的書屋,燈下的我,瞑目而坐,恍然間走向那遙遠的故事中……
天空布滿了厚厚的烏云,如同千噸巨鼎系在毫發(fā)之上,危懸在我的心頭;瑟瑟秋風,如同封存了千萬年的寒冰,令我手足冰涼。
我是荊軻,是此番前去刺秦的俠客,亦是拯救大燕國的勇士!
我雖非燕國的子民,卻胸懷著一顆報效燕國之心。如今,秦欲亡我大燕,置大燕于岌岌可危之地,大丈夫,豈能坐視不管!
我憤怒的心如同深埋在火山底滾燙的熔漿,帶著大燕子民的滿腔熱血,帶著他們的國仇家恨,帶著千萬戰(zhàn)死沙場的燕兵的英魂沖了出來,沖碎了懸掛在我心頭上的千噸巨鼎,融化了令我寒戰(zhàn)的萬年寒冰!
舞陽手持地圖卷,緊跟在我身后。我手捧著將軍樊於期頭顱的鐵函,心情低沉。樊將軍,你雖是秦國的叛將,卻是大燕的烈士,你為了此番刺秦的行動能夠成功,竟不惜拔劍自刎,你用你那沾滿了自己鮮血的利劍,宣告世人:你非貪生怕死怕死之輩!你用你的軀殼告訴我: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
身上穿戴著白色衣帽的太子丹等人前來為我送別,那白色的衣帽,在這蕭瑟秋景中,格外顯眼。我深知,此番無論成敗,定是有去無還,他們既是與我送別,亦是與我訣別……
在這烽火連天的歲月里,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對我而言,生亦何歡,死亦何懼!
但,我也有著血肉,在這生命最后一程,我又何嘗無半點留戀之情?我昂首望了望天空,依舊烏云密布,仿佛同此時我的心情一般,壓抑而又惆悵……我感到空氣在凝固。
一曲筑音激越而起,方才密布的烏云漸漸被撥散開來,南飛的雁排成“人”字緩緩飛過。我的知音高漸離此時正在河岸旁為我送別。我含著淚,環(huán)視著四周為我送別的人,欲言又止。沉默了片刻,我忽然和著漸離的節(jié)拍,昂首挺胸,對著秦地的方向,引吭高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關(guān)于史記的讀書心得體會5
翻看《史記》,仿若穿越時空的界限,將那些在歷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見那個時代的殘血夕陽……
一個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能夠忍辱負重,完成了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此后的幾千年里,這部偉大的著作,如一座高聳的豐碑,屹立在中國文學和歷史的長河之中。這個文人就是司馬遷,而這部無與倫比的史學著作就是《史記》。
雖飽受命運的捉弄,但值得贊嘆的是,在那般惡劣的境況下,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辱奮進,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數(shù)倍心血,終于完成了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因此,我由衷地敬佩司馬遷先生,他的執(zhí)著,他的毅力,他的韌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樣受人景仰。
文中《魚腸劍》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故事里吳王的手下公子光想篡位,成為皇帝。于是和伍子胥物色到的一位勇士專諸一起商討計劃。終于,等到了這一年,楚平王逝世,楚國對外戒備有所松懈,吳王就發(fā)派精兵攻打楚國,這樣一來,吳王在吳國的勢力就減弱了很多。
公子光叫來專諸,讓他去刺殺吳王。這天,公子光把吳王請到家里盛情款待。酒席上,吳王身旁有親兵手持長矛守護,吳王以為自己很安全,就不停地接受著公子光的敬酒。在吳王醉酒時,公子光就假裝腳傷復發(fā),先躲進暗室。后來專諸端上一盤魚,走到吳王面前,抽出藏在魚腹中的匕首刺向吳王,吳王當場斃命。專諸被一擁而上的守衛(wèi)殺死了。公子光見行刺成功,最后自立為新的吳王。
專諸早就知道行刺基本上有去無回,但他還是去做了,他一心為著公子光,甚至獻出了生命。他十分忠誠,所以我十分喜歡專諸這個人物。
《史記》中每一個人物都刻畫的如此栩栩如生,主要是司馬遷在文中傾注了豐厚的情感,融入了對英雄的謳歌,使它充滿了強烈的愛憎之情。本來一個史學家記述歷史,只要求客觀的,公正的記述,不要求抒發(fā)情感。然而讀《史記》,你會很容易的跟著司馬遷的思緒,為那些淚滿襟的悲劇英雄感動,惋惜;又為那些奸佞的小人憤慨,汗顏。
所以讀像《史記》這類的經(jīng)典史學著作,首先要學會領悟人生,才能更好的去體會司馬遷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對人生的看法。這也正是我讀《史記》之時,最大的收獲所在。
關(guān)于史記的讀書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 讀后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