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讀后感800字作文
推薦文章
讀后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xiàn)象的抨擊、諷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桃花源記讀后感800字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桃花源記讀后感800字作文1
漁人聽后,滿口答應(yīng)。提著村里人相贈的禮物走出山洞。
湖水很平靜,靜得很不真實,一陣風(fēng)吹過,湖面泛起了一絲漣漪,像一顆巨大的綠松石,神秘而又美麗,望著湖面,竟有一絲想跳下去的沖動。
漁人使勁甩了甩頭,立刻上了腳邊的`船,搖槳離開?;厝サ穆飞希廊皇前倜滋伊?,只是短短幾天時間,樹上竟結(jié)出了青澀的果子,果子的顏色有些怪異,碧綠中透著一點點死灰,不仔細(xì)看是看不到的。
漁人飛快地劃著槳,心里盤算著如果把世外桃源告訴本郡太守,賞錢定是少不了。孰不知一只大鳥從頭上飛過去,到了山洞前的那片湖上,竟直直地掉了下去,連聲哀鳴也沒來得及發(fā)出。
漁人突然想起什么,把村人相送的雞殺掉,沿路在河邊灑上雞血作為標(biāo)記。到了郡上,漁人找到郡太守,說明來意。那官一聽,立即派遣幾十人前往漁人所說的桃花源。如果真找到這么個地方,皇上一定封賞,說不定還能撈到不少油水,皇上也會重用他,跑點遠路也值了。
可萬萬沒料到,一行人在漁人的帶領(lǐng)下找了半月也沒找到什么桃花源,做的標(biāo)記也早被雨水沖刷掉了。更奇怪的是他們糧食剛剛耗盡的那一天,整個船隊被一個滔天巨浪掀翻,只是一條二十幾米的河,是不可能出現(xiàn)這么大的浪的。太守死命抓住兩塊木板,這才沒有沉下去,只有幾個水性好的沒有受傷。這件事很快就在京城內(nèi)傳開,不少人聽聞也前往尋找,最終無果而返。
那漁人呢,被太守命人打了六十大板,在大牢里吃盡了苦頭。后來太守覺得不夠解氣,又把漁人發(fā)配到邊疆去過那種命懸一線的戰(zhàn)地生活了,而桃花源就成為了一個無法證實的傳說。
桃花源記讀后感800字作文2
渭南——一個來了就讓人留戀的地方。
這里美景如畫,有長空棧道、冾川風(fēng)景區(qū)、九華山、處女泉……在渭南三圣故里,還藏著一處獨特的景點——桃花源。
走進桃花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外觀看起來類似于牌坊的大門。門前有兩頭石獅子,瞪著大眼珠,目光炯炯的注視著每一位游客。
往前走大約兩百米,我們走進了關(guān)中院子。院子里有一座亭子矗立在四合院中心。四周的墻上畫著梅、蘭、竹、菊,給人以樸素、淡雅之感。爸爸告訴我,它們被稱為花中四君子。另一面墻畫著一些古人的肖像,有孔子、孟子、老子……這些肖像惟妙惟肖、栩相如生,我仿佛聽見見孔子在向?qū)W生講授“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站在亭子里,桃花源的許多景色盡收眼底。一陣微風(fēng)吹過,無比涼爽,舒服極了。
一路欣賞著美景,不知不覺就走到了荷花池邊。這里的荷花挨挨擠擠,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花蕊,有的花骨朵飽脹得馬上就要裂開似的。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服,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fēng)吹過,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服隨風(fēng)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舞動起了腰肢。風(fēng)過了,我停止了跳舞。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游過來,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最后,我們來到了釀酒廠,還沒走到跟前,一股濃濃的酒味已經(jīng)飄到我鼻子里,我都快被酒味醉倒了。這有很多推車,據(jù)說,這是古時候用的戰(zhàn)車。它比一般的三輪車大好多倍,我站在車上,仿佛自己是一位勇士,拿著兵器,在和別人戰(zhàn)斗。
雖然這里的桃花源沒有東晉的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那么美麗,那么幽靜,但是,它卻是那樣古色古香,讓人流連忘返。
再會,三圣故里——桃花源!
桃花源記讀后感800字作文3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世外桃源”。桃花源是與現(xiàn)實世界不同的另一個世界,是一個自由的理想化的世界。陶翁理想中的桃源世界誕生于公元421年,也就是他辭去縣令歸隱(405年)后的第16年。桃花源里的此情此景也許就是陶淵明歸隱生活的寫照。其實,桃花源是當(dāng)時人們逃避現(xiàn)實社會的“避難所”。詩人把它描繪成一個自由而理想化的王國,形成了與現(xiàn)實社會并存的,又相對立的與世隔絕的理想樂園。這不能不說這是陶淵明的偉大創(chuàng)舉,詩人描繪出人類理想社會的雛形。它有點類似于英國作家莫爾筆下的“烏托邦”(莫爾的《關(guān)于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書》寫于1515-1516出使歐洲時期),但要比“烏托邦”早一千多年。以作家的年齡比,陶淵明是莫爾的爺爺?shù)臓敔斄?,所以,可以說陶淵明是人類理想王國的鼻祖。“世外桃源”至今已流傳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現(xiàn)在許多人向往不已。這樣的藝術(shù)效果和社會作用,是陶翁當(dāng)時創(chuàng)作時做夢也想不到的.(文學(xué)的社會作用往往會大大地超越作家當(dāng)時創(chuàng)作意圖),其價值遠遠超過了文學(xué)本身!這究意為何呢?經(jīng)過反復(fù)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諧快樂的幸福生活。這也許就是人生的真諦之所在!人是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第二、在人類社會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終存在剝削、壓迫、侵略、爭權(quán)奪利、爾虞我詐等等背離人性的行為。因此,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就在所難免?!皬娬邽橥酢?,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則死!俗話說: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計,走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種意境,是一種理想,是一個美夢,是一個精神樂園。未必要苦苦尋求!只要心中有“佛”,與世無爭,天下為公,樂在其中!人生活在
現(xiàn)實社會中,難免有現(xiàn)實和理想的沖突,當(dāng)你對現(xiàn)實感到無奈的時候,就會想跳出這個圈子,尋求自己的理想王國。這也許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產(chǎn)主義實現(xiàn)之前,桃花源也許永遠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標(biāo)!
桃花源記讀后感800字作文4
我最近重讀陶淵明的一首詩《桃花源記》:“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fēng)轉(zhuǎn),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dāng)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p>
人生之塵在風(fēng)中漫游,經(jīng)歷了磨難,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生命。這首詩,看起來平淡,其實深刻,人生的漂泊不可測,人人都會有體驗,尤其是在動蕩不安的年代。有過漂泊曲折的經(jīng)歷,生命已經(jīng)非原來的樣子。這首詩,表達的是陶淵明當(dāng)時的生活態(tài)度。
這首詩悲涼沉郁,但是最后四句,流傳最廣:“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眳s頗有生趣。人生的曲折磨難,并沒有使詩人失去對生活的熱愛,他的歡樂,是和鄉(xiāng)親鄰里聚會飲酒,這是平凡世俗的樂趣,陶淵明在很多詩中作過描繪,譬如:“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都是提醒人們,要及時行樂,生命如此短促,人生如此匆忙。那么,活著就趕緊做自己以為快樂的事情。
這樣的人生目標(biāo),對現(xiàn)代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但在陶淵明的時代,卻是一種美好的理想,他的《桃花源記》正是對這種理想的生動描繪。
我想,現(xiàn)代人將這四句詩單列,作為一首惜時勵志的詩,其實也沒有違背陶淵明的本意。惜時,古今如一。勵志,內(nèi)容發(fā)生了變化,以古人之詩,勵今人之志,有何不可呢?
桃花源記讀后感800字作文5
有一位千古文人叫做陶淵明。有一位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有一個地方叫做桃花源,有一個心愿叫做留下來。
你是否還有時間,可以再一次不厭其煩地容我講述一遍《桃花源記》的故事?漁人來到這亦真亦假的世界,來到這如夢如幻的地方,“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中做,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痹谶@里,他過上了一種在那戰(zhàn)亂紛飛的境地,永遠無法奢望的理想生活。桃花隨風(fēng)凌舞,一片片的花瓣輕點舞步,沾濕了他的肩頭,也沾濕了他的心房,只不過,他卻沒有發(fā)現(xiàn)。
只待離開,才開始醒悟。源中老人苦苦相勸,“不足為外人道也”他卻始終忍不住和其他人說,人們只當(dāng)他發(fā)夢。在賦稅繁多,顛沛流離的.日子里,人們早已失去了夢想,那樣美好的一個詞匯,只有被無情的點點啄碎。
南陽的一位高尚士人也隨他苦苦找尋,最終卻抱憾而終,死前的疑問,對他們兩人而言,何其痛苦,何其悲傷?
既來之,則安之,不要再走了。與其離開后無盡的悔恨,果斷的選擇留下來,在如此純美的地方,可以擁有一畝田地,一處宅院,捕魚為生。
有些際遇,其實一生真的只有一次。
桃花源記讀后感800字作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