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關(guān)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觀后感作文
推薦文章
電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組織策劃、天山電影制片廠創(chuàng)作拍攝,根據(jù)“時代楷?!崩R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在帕米爾高原戍邊的故事和英雄事跡改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關(guān)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觀后感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年關(guān)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觀后感作文1
“南湖紅色的光照亮帕米爾高原,在晨曦中,我的祖父凱力迪別克露出笑顏。他視巡邊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zé)和使命,祖父這種精神是我家的一盞明燈……”
這是拉齊尼·巴依卡創(chuàng)作的詩歌《南湖》,也是他的朋友圈最后一條動態(tài)。
視頻中,一個月前剛做過心臟搭橋手術(shù)的巴依卡·凱力迪別克,顯得非常消瘦、憔悴,與4年前我采訪他時相比,明顯蒼老了許多。老人剛剛給牦牛喂完草料,說話聲音很小。在這之前,兒子拉齊尼·巴依卡心疼他,不讓他干重活。
通過手機鏡頭,我看到老人身后的景象——從提孜那甫村望出去,遠(yuǎn)處皚皚的雪山,便是“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和綿延崎嶇的邊防線。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及克什米爾地區(qū)接壤,邊境線長達888.5公里,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1949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紅其拉甫邊防連成立。在塔吉克語中,紅其拉甫意為“血染的通道”。這里常年積雪,平均海拔超過4300米,氧氣含量不足平原地區(qū)的一半,風(fēng)力常年在7級以上,最低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自然環(huán)境十分惡劣。
“我年輕的時候,長年累月在外巡邊,拉齊尼·巴依卡主要由他媽媽帶大?!闭勂鹱约旱膬鹤?,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的話多了起來。他又一次講起三代人接力護邊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之初,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自告奮勇,給連隊當(dāng)向?qū)а策叀C看窝策墸麄兌紩?樣?xùn)|西:水泥、油漆和馕。馕在路上是干糧,水在山溝里隨處都是。到了界碑,大家用水泥修補損壞的地方,用油漆刷新,還要描字,爾后敬禮、宣誓。
“我爸爸巡邊23年。1972年,他年紀(jì)大了,走不動了,我就接過‘接力棒’,與連隊官兵一起走了36年?!彼恼Z氣很平靜。實際上,這位曾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jié)進步模范個人”“全國愛國擁軍模范”的老人,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在巡邊護邊生涯中,他曾50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1998年“八一”前夕,縣領(lǐng)導(dǎo)到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家里慰問,問他有什么困難和要求?!拔椅ㄒ坏脑竿褪羌尤胫袊伯a(chǎn)黨。”樸實的話語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第二年,滿頭銀發(fā)的他在黨旗前莊嚴(yán)宣誓,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之前,他曾9次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
就這樣,兩代人在帕米爾高原樹起一面旗幟,這面旗幟也飄揚在拉齊尼·巴依卡的心中。
在5個兒女中,拉齊尼·巴依卡無疑是父親的最愛。受父親影響,拉齊尼·巴依卡從小就有當(dāng)兵的夢想。2001年12月,他如愿以償參了軍。在部隊,他的軍事訓(xùn)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還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2004年7月,退役的拉齊尼·巴依卡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也是從那年開始,他接過“接力棒”,沿著父親的足跡,義務(wù)為紅其拉甫邊防連擔(dān)任巡邏向?qū)?,其間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被邊防官兵和當(dāng)?shù)啬撩褡u為“帕米爾雄鷹”。
2011年冬天,邊防連一支巡邏隊伍遭到暴風(fēng)雪襲擊。途中,戰(zhàn)士皮濤突然滑入雪洞,周圍冰雪不斷塌陷。危急時刻,拉齊尼·巴依卡迅速爬到雪洞旁脫下衣服、打成結(jié)、系成繩子,花了2個小時才將皮濤拉出來。皮濤得救了,拉齊尼·巴依卡卻被凍得不省人事,被送到醫(yī)院搶救了3個多小時才挽回生命。傷剛好,他就立即回到護邊隊伍當(dāng)中。
“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為國護邊是我們家的榮耀!”拉齊尼·巴依卡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視頻中看著老人喃喃自語,我的內(nèi)心也如刀絞一般。我小心翼翼地問他:“將來有什么打算?”
老人說:“兒子生前一直有個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能去當(dāng)兵,去保家衛(wèi)國。我的責(zé)任就是教育好我的孫子孫女,把我們一家三代人守邊護邊的‘接力棒’一代代傳下去……”
2022年關(guān)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觀后感作文2
神秘的帕米爾高原,處處暗藏殺機。但無論多苦多險,都阻止不了戍邊官兵和護邊員前進的腳步。
紅其拉甫邊防連巡邏的目的地是中巴邊境的一條重要通道——號稱“死亡之谷”的吾甫浪溝。吾甫浪溝地勢險峻,是全軍唯一一條只能騎牦牛巡邏的邊境線,往返一次要花3個月。路上,巡邏隊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的達坂,需蹚過刺骨的冰河80余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zāi)害都是“家常便飯”。如果沒有熟悉當(dāng)?shù)氐匦蔚娜俗飨驅(qū)?,巡邏隊根本寸步難行。
一次前往吾甫浪溝巡邏時,拉齊尼·巴依卡擔(dān)任向?qū)?,不料隊伍中途突遇山體滑坡?!澳抢锒际瞧甙耸鹊亩钙?,我們怎么過呀!”戰(zhàn)士普合毛回憶道。
那一刻,山上碎石不斷滑落,一塊石頭擊中拉齊尼·巴依卡的額頭,鮮血直流。強忍劇痛,拉齊尼·巴依卡繼續(xù)探路2個小時,終于找到一條石壁路,確保官兵們安全通過。
戍邊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拉齊尼·巴依卡卻始終堅守。他生前曾告訴記者:“現(xiàn)在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各族群眾生活越來越好,我們在邊境上更是一天都不能放松。”
“他是英雄!他的足跡遍布了帕米爾?!鄙鲜縿⒆邛我蛔忠痪湔J(rèn)真地說。接著,他講述了一個拉齊尼·巴依卡與牦牛之間的感人故事:“最刻骨銘心的事是在一次巡邏中,一頭白牦牛踩進水中的石縫里,腿拔不出來,因用力過猛,腿骨折斷了。這位‘戰(zhàn)士’已不能繼續(xù)同行。我們真?zhèn)陌。剂飨铝搜蹨I?!?/p>
劉宗鑫停頓了一下,接著說:“在邊防,牦牛就像我們無言的戰(zhàn)友,同樣親密無間。面對受傷的牦牛,拉齊尼·巴依卡給它打針、敷藥、喂料,但它還是站不起來。他抱著白牦牛失聲痛哭,這頭通人性的牦牛流著淚,不停地用頭蹭著拉齊尼·巴依卡的胳膊。拉齊尼·巴依卡撫摩著牦牛的頭無奈地說:‘實在沒有辦法帶你回家了,等你傷好了,一定要自己走回去!’他抱來一大捆草料放在牦牛身邊,邊哭邊回頭,期待白牦牛能好起來,因為它認(rèn)得回家的路。可當(dāng)我們巡邏返回再次路過那里時,這頭白牦牛已經(jīng)變成了一堆尸骨……”
2022年關(guān)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觀后感作文3
扎根高原,默默奉獻,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接力護邊的故事,在新疆大地家喻戶曉。
2017年,拉齊尼·巴依卡當(dāng)選首屆“感動喀什十大人物”。2018年,他又有了個新身份——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此后3年,他圍繞民生話題積極建言獻策,共提交了12份議案。
過去,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轄區(qū)范圍內(nèi),邊境線上的護邊員數(shù)量很少,點多面廣、防控任務(wù)繁重。為此,拉齊尼·巴依卡提議適當(dāng)提高護邊員待遇、擴大護邊員隊伍、加強邊境管控。
拉齊尼·巴依卡的議案很快得到國家有關(guān)部門的重視。近年來,當(dāng)?shù)刈o邊員人數(shù)增加,定期輪休倒班、待遇提高,邊境基礎(chǔ)設(shè)施也得到極大改善。巡邏線建起了執(zhí)勤房,護邊員再也不用風(fēng)餐露宿。巡邏隊配備專業(yè)的巡邏車、對講機、望遠(yuǎn)鏡和衛(wèi)星電話,改變了過去“巡邊靠走、通信靠吼”的巡邊方式,邊境管控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拉齊尼·巴依卡還格外關(guān)注護邊員的社保和醫(yī)療問題,真正讓護邊員隊伍“留得住、守得住”。
2020年6月,拉齊尼·巴依卡正式擔(dān)任提孜那甫村村委會委員。為了更好地履職,把民眾心聲帶到兩會,他走遍當(dāng)?shù)剞r(nóng)牧區(qū),關(guān)心家鄉(xiāng)建設(shè)與發(fā)展,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如今,塔吉克族牧民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對生活都充滿信心,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巡邊隊伍。
2020年10月、11月,拉齊尼·巴依卡先后榮獲“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和“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領(lǐng)獎后他曾說道:“這些獎不是頒給我一個人的,它屬于默默無聞巡邏在邊境線上的所有護邊員。我們生活在一個好時代,我一定會履行好一名共產(chǎn)黨員護邊員的職責(zé),用實際行動守好邊境線,一代一代守下去,讓偉大的祖國永遠(yuǎn)安寧?!?/p>
2022年關(guān)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觀后感作文4
1月4日,在喀什大學(xué)參加培訓(xùn)的拉齊尼·巴依卡在該校人工湖冰窟勇救落水兒童,失去寶貴的生命。連日來,他的感人事跡經(jīng)廣泛報道,令無數(shù)人為之動容?!拔覀儠肋h(yuǎn)記住他的崇高精神,把感動化為奮進行動。”喀什市委政法委干部張生泉說。
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邊的動人故事在帕米爾高原家喻戶曉。作為第三代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2004年接過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手中的“接力棒”,在帕米爾高原守邊,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溝都留下了他的足跡,被邊防官兵和當(dāng)?shù)啬撩裼H切地稱為在云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這兩天,在拉齊尼·巴依卡的家鄉(xiāng)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xiāng)提孜那甫村,年近七旬的巴依卡·凱力迪別克都要去陳列著一家三代巡邊照片的展覽館,在那里一待就是兩三個小時?!拔业膬鹤幼隽艘患瞬黄鸬氖虑椋覟樗湴??!笨粗鴥鹤友策叺恼掌?,老人的眼淚止不住地流,“善良、單純、勇敢,他從小到大都是這樣一個人,家人們會把他的精神傳承下去。”
“拉齊尼·巴依卡是我的榜樣,他正直真誠的品格和果敢堅毅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痹?jīng)同拉齊尼·巴依卡一起巡邏的護邊員麥富吐力·坎加堅定地說,“我們會好好替他守護這片他摯愛且為之奮斗過的土地,把他的崇高精神轉(zhuǎn)化為奮進新征程的實際行動?!?/p>
2022年關(guān)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觀后感作文5
望著掛在家中的那套新西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地區(qū)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xiāng)提孜那甫村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的家人淚水滿面。要是往年,這時的拉齊尼·巴依卡已經(jīng)帶著他在基層工作調(diào)研所得,踏上了去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路程。如今,他已長眠在帕米爾高原,守護著他魂牽夢繞的邊防線。
時光回到今年1月4日13時56分,在喀什大學(xué)參加培訓(xùn)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木沙江·努爾墩正準(zhǔn)備去餐廳吃飯,突然聽見一陣帶著哭腔的叫喊:“快來人啊!救救孩子!”
拉齊尼·巴依卡循著聲音急奔過去,發(fā)現(xiàn)一個小孩陷入人工湖的冰窟里,無助的母親正在湖邊哭喊求助。
來不及細(xì)想,拉齊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時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齊尼·巴依卡也跌入水中。冰冷的湖水迅速帶走身體的溫度,拉齊尼·巴依卡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盡量托在水面。
一同趕往湖邊救人的木沙江·努爾墩也跳進冰冷的湖水中,一起施救,聞訊趕來的人們也紛紛參與救援。10多分鐘過去,孩童成功獲救,但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冰水中浮上來,生命永遠(yuǎn)定格在了41歲。
回憶拉齊尼·巴依卡救人的情景,木沙江·努爾墩淚流滿面:“他說救孩子,救孩子,我把圍巾遞給他,他抓好后我把圍巾往回拉,拉過來一米多,冰突然裂開了,我也掉到水里。我快上來時他說趕快救孩子,我回過頭一看,他慢慢地往水里沉下去了,整個過程大約10分鐘,他一直托著孩子……”
拉齊尼·巴依卡的家鄉(xiāng)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達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50%,冬季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多攝氏度,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是我國唯一只能靠牦牛出行的巡邏線。特別是在中巴邊境的重要通道吾甫浪溝一帶,每次巡邏都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達坂,還要80多次蹚過刺骨的冰河。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都是帕米爾高原上的護邊員,從他的爺爺開始,就和當(dāng)?shù)剡叿缿?zhàn)士一同守護著紅其拉甫邊防線。2004年,拉齊尼·巴依卡接過父親的接力棒,成為家里的第三代護邊員。
2011年10月的一天,拉齊尼·巴依卡和戰(zhàn)士們巡邏時突遇暴雪,狂風(fēng)夾著暴雪讓人睜不開眼睛,一名戰(zhàn)士不幸掉進雪洞。危急時刻,拉齊尼·巴依卡爬到雪洞旁,脫下衣服,奮力將戰(zhàn)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他自己卻被凍得不省人事,在醫(yī)院搶救了3個小時才挽回生命。
說起拉齊尼·巴依卡,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邊境派出所副所長阿布都賈米·龍吉克說:“巡邏的時候每次看到界碑,拉齊尼·巴依卡都會去擦干凈。顏色淺了,他專門帶油漆去描紅。‘中國’這兩個字永遠(yuǎn)在他心里,也永遠(yuǎn)在我們心里?!?/p>
拉齊尼·巴依卡生前多次帶著兒子拉迪爾·拉齊尼來到國門和護邊一線,讓他從小感受護邊守邊的精神力量。拉迪爾·拉齊尼說:“我爸爸是一個英雄,我長大要當(dāng)像他一樣的人?!?/p>
拉齊尼·巴依卡的女兒說,爸爸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為國戍邊,讓自己和弟弟上大學(xué)。她希望爸爸放心,姐弟倆一定會好好學(xué)習(xí),實現(xiàn)他的心愿,把他的精神傳給所有人,要讓全世界知道,爸爸是個英雄。
拉齊尼·巴依卡離開了大家,巡邏的隊伍和巡邏的腳步從沒有停息。每當(dāng)巡邏的人們休憩時,都會唱起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主題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大家知道,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最喜歡唱的一首歌,也是他每次巡邏時都在唱的一首歌。唱起這首歌,仿佛拉齊尼·巴依卡就和大家在一起,就一同走在巡邏的路上。因為這只帕米爾雄鷹,永遠(yuǎn)翱翔在帕米爾的天空。
2022年關(guān)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觀后感作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