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1年度十大人物觀后感5篇
《感動中國》節(jié)目向全國觀眾推出了許多人物,《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將于3月3日晚在央視新聞播出!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感動中國2021年度十大人物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感動中國2021年度十大人物觀后感一
奮戰(zhàn)96小時,出警411次,輾轉5個鄉(xiāng)鎮(zhèn),行程600余公里,解救和疏散群眾2655人。這是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交出的抗洪答卷,而他年輕的生命也永遠停留在7月22日的滾滾洪流中。
陳陸,男,漢族,1984年2月出生,籍貫江蘇江都,出生于安徽合肥,大學本科學歷,2001年12月參加消防工作,200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大隊級正職、一級指揮員消防救援銜,生前任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
面對水與火、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陳陸用生命注解人民至上——2008年,因參加汶川抗震救災表現(xiàn)突出,他被合肥市人民政府評為“抗震救災先進個人”;2016年,所在大隊因參加抗洪搶險任務成績突出,被安徽省公安廳榮記集體三等功,他被被安徽省公安廳評為“優(yōu)秀人民警察”;2020年7月22日,合肥市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導致4個村莊、5.8平方公里被淹,約6500人被洪水圍困,陳陸乘坐橡皮艇往返搜救被困群眾,在營救過程中決口突然擴大,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渦側翻,陳陸英勇犧牲,年僅36歲……陳陸同志犧牲后,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lián)追授“安徽青年五四獎章”,應急管理部批準他為烈士并追記一等功,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追授他為“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安徽省總工會追授他“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陳陸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和地方忠誠履職,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用生命踐行了“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我們要向陳陸同志學習,立足本職崗位,克服“不容易”、挑戰(zhàn)“不可能”,在風吹雨打中練就擔當?shù)摹皩捈绨颉焙统墒碌摹罢姹绢I”,用實際行動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感動中國2021年度十大人物觀后感二
我們在班里看了讓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的《感動中國》,因時間關系沒有完全看完,回到家我又把剩余的部分看完……
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讓我最感動的是現(xiàn)在91歲的劉盛蘭。剛看到他的名字,你一定覺得是個老奶奶,其實他是一個老爺爺。光光的頭,帶了個破舊的帽子,每天走很遠的路撿垃圾。他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但后來還是散了,從三十幾歲開始,他就一個人生活,他那粗糙的手,泛紅的血泡??钙饋?00多個人的命運。他在城里廢舊的房子,又因一次大火……
他每月不超過50元的收入,卻資助一個個學生上學,從73歲開始,一直到他不能再動。對他來說:“剩下每一分錢才是最重要的?!倍畮啄晁麤]有吃藥,沒有一件新衣服,每天吃的是從垃圾里撿的飯菜,和鄰居給的吃食。就是這樣一個人,誰能想到他在二十多年來資助了一百多名學生上學。捐款多達十幾萬。他90歲那年過生日,他資助過的學生都聚到一起,陪他過生日。那是他二十多年來吃過最好的飯菜。哪怕風燭殘年,也發(fā)出微弱的光。
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他一定會堅持到生命的最后,去做這份他喜歡的事情,或許對于每個人來說這種大愛都無法理解,但這是鐵一樣的事實,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哪怕是為了這樣一個耄耋之年仍然為了教育奮斗終生的殘燭??!
感動中國2021年度十大人物觀后感三
今天,我們在學校觀看了《感動中國》。里面一共介紹了10個人物,每個人的故事都很感動我,有一生奉獻給核事業(yè),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學家林俊德;有堅持五年背著生病母親上下班,為年輕人作出榜樣的孝子陳斌強,但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是為救出學生失去雙腿,被網(wǎng)民贊為最美的女教師——張麗莉。
張麗莉是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她很愛自己的學生,每個同學也都很敬慕她,親切地叫她麗莉老師。在同學眼中看來,麗莉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們,但是,不幸降臨在這位和藹可親的老師身上:一天放學時,老師和幾個同學在過馬路的時候,一輛大客車迎面而來,麗莉老師奮不顧身地把其它學生推開,同學們安然無恙,可是麗莉老師卻終身失去了自己的雙腿。至今,張麗莉老師身體還在恢復中……
張麗莉雖然是一名普通教師,但她為了別人不惜犧牲自己,有著常人不具備的勇氣,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跡。她不僅感動了你,感動了我,感動了他,還感動了全中國,我們應該向張麗莉老師致敬,并以她為榜樣,向她學習。
感動中國2021年度十大人物觀后感四
一年一期的《感動中國》如約而來,在每年春天開始的時候,一批各行各業(yè)感動國人的故事躍然屏幕,給予我們感動和力量,積淀了一年的淚水為他們而流,這淚水正是他們人生的閃光點。他們一個個十四億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執(zhí)著堅持,用為事業(yè)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時刻冒死拼搏在十四億國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一個偉大的民族有孕育可愛人民的土壤,他們正是時代的脊梁,傳承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為我們的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當網(wǎng)絡上炒作國人素質低下,缺乏精神傳承,每年的感動人物就是一個響亮的回答,他們是引領時代風尚的先鋒,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踐行者。
人的一生總需要一些力量,有力量支撐的靈魂才是充實和富有的,才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我們不一定要去感動別人,但我們需要擁有一種力量,去匡正自己的志向,去支撐自己堅定自信地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這正是《感動中國》能夠帶給我們的啟示和力量。國家和人民始終會選擇那些選擇了國家和人民的人。感謝這些可愛的人們,感謝與他們相遇,為我們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把美好代代延續(xù)。
感動中國2021年度十大人物觀后感五
《感動中國》對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的頒獎辭是:“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氳出親情的味道。這陋巷中的廚房,烹煮焦慮和苦澀,端出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你們總是默默準備好炭火”。
萬佐成和熊庚香在江西省腫瘤醫(yī)院附近經(jīng)營一間露天廚房。最初,老兩口在腫瘤醫(yī)院旁的小巷里經(jīng)營油條攤位。每當收攤時,總有患者家屬前來借鍋灶炒菜,夫婦倆從不拒絕。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求助,萬佐成和妻子就買了十多套廚具和煤球爐,多的時候,一天有近三百人來炒菜。因為設備大家共用,所以這個廚房被親切地稱為“抗癌廚房”。
為了讓“抗癌廚房”能維持下去,萬佐成夫婦開始收一點成本錢,炒菜收0.5元,后來,煤球漲價、電費漲價,兩人難以支撐,炒1個菜就收1元,維持收支平衡。
即便是春節(jié)期間,這里也不打烊。今年大年三十,這條小巷和平時一樣擠滿了癌癥患者和家屬,這個已經(jīng)開了18年的愛心廚房,今年還為患者和家屬準備了免費的年夜飯。
萬佐成夫婦的初心十分簡單:“能讓病人吃得好一些,家屬的遺憾也能少一些”。他們還經(jīng)常開導、幫助病人,讓大伙感受到家的溫暖。
感動中國2021年度十大人物觀后感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