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2022冬奧閉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10篇
觀看2022冬奧閉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10篇大全
2022北京冬奧會雖已落下帷幕,但中國冰雪運動蓬勃發(fā)展的勢頭不會減,中國人民開放包容迎賓的熱情不會滅,中國體育事業(yè)更上一層樓的腳步也不會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觀看2022冬奧閉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10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觀看2022冬奧閉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篇一
科技賦能,冰舞雪動。早在2017年,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就設立了“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圍繞辦賽、參賽、觀賽、安全、示范五大板塊部署科研任務,從制度上為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保障。當各方力量被充分整合運用,北京冬奧會便在很多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成功實現了“零”的突破。據了解,本屆冬奧會有4項技術是在全球首次推出,有33項技術是在冬奧會首次使用,這些都是中國發(fā)展“破圈”、創(chuàng)新迭代的生動體現。
奧運帶動科技,科技造福社會,后冬奧時代,很多技術將從奧運賽場走向社會。比如,8K節(jié)目、8K頻道及8K屏幕正在走向公眾;氫燃料大巴在延慶、張家口提供賽時交通服務保障,賽后會繼續(xù)用于城市運行……很多“冬奧同款”技術成果將實實在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冬奧證明了中國實力,冬奧也是中國的機遇。在冬奧會的引領下,神州大地,熱“雪”沸騰,冰雪裝備制造業(yè)發(fā)展借風提速,相關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潛能將被進一步激發(fā)出來。從“一季火”走向“四季熱”,冰雪運動正在融入中國人的生活,這份“冰雪奇緣”已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各地也在大潮中抓緊“白雪換白銀”,推動“冷”資源變成“熱”產業(yè)。
觀看2022冬奧閉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篇二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各代表團引導員高舉雪花造型引導牌聚合在一起,讓一朵朵“小雪花”共同構成一朵“大雪花”。賽場上,運動員們互贈禮物、同框“比心”、相擁鼓勁的暖心瞬間,更讓無數人為之動容。把無數個“我”匯聚成“我們”,讓“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理念與“更團結”的呼吁相互激蕩,北京冬奧會彰顯全人類共同價值,引發(fā)各國人民的廣泛關注和共鳴。權威數據顯示,北京冬奧會成為迄今收視率的冬奧會,在全球社交媒體上已吸引超過20億人次關注。
奧運盛會有期限,人類發(fā)展無止境。北京冬奧會讓人們重新認識了世界,進一步明確了“我們怎么辦”的前進方向——“面對各種緊迫全球性挑戰(zhàn),加強團結合作,共同坐上新時代的‘諾亞方舟’,人類才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觀看2022冬奧閉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篇三
北京冬奧會賽程接近尾聲,在過去的十幾天的比賽里,人們驚嘆著屢被刷新的奧運記錄、回味著沉穩(wěn)矯健的健兒風采、更致敬著盛會背后的無名英雄。
賽事之初,分布在北京、延慶、張家口3個賽區(qū)的12個競賽場館,3個冬奧村、主媒體中心等非競賽場館,就以驚艷世界的基建速度和匠心獨運的建造風格備受關注,數萬名冬奧建設者們用匠心筑夢、用匠藝強國,為全世界呈現了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冰雪盛會。
觀看2022冬奧閉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篇四
北京冬奧會是新冠疫情發(fā)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共有91個國家和地區(qū)近3000名運動員參加。面對疫情等壓力,北京冬奧會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確保安全平穩(wěn)運行,未發(fā)生聚集性疫情,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出色的防疫和辦賽答卷。
這份答卷,凝結著方方面面的艱辛努力。從覆蓋三個賽區(qū)的100多個醫(yī)療點的堅強守護,到18000多名賽會志愿者的默默奉獻;從“時間上分鐘級,空間上百米級”的氣象預報,到日夜奮戰(zhàn)在賽場一線的專業(yè)團隊……多少幕后英雄的不懈奮斗,多少工作人員的傾情付出,讓安全、周到、細致的保障和服務溫暖每一名參賽運動員,人們由衷發(fā)出“感謝中國”“感謝北京”的贊揚,形成這樣的共識:只要大家都遵守團結的精神,人人都做出貢獻,即使是在新冠疫情中,也能舉辦一場偉大的盛會。
回顧北京冬奧會籌辦、舉辦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多中國人民齊心協力、攻堅克難,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斗爭,歷經6年多的精心籌辦、10余天的精彩舉辦,交出了獨一無二、震撼世界的冬奧答卷。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共產黨卓越治理能力的生動詮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的有力注解。
觀看2022冬奧閉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篇五
2015年7月,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第24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權;2022年2月,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讓全球矚目。6年時間,建設者們用“一刻也不能停”的速度搶工期、擂進度,12個競賽場館全部提前完工,3個冬奧村如期交付使用;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全線通車;“冰絲帶”舞動神州,“雪如意”靈動八方……在海拔2198米的山頂上,在零下30多度的氣溫里、在區(qū)域坡度近70%的路面上,刻印下多少建設者熱火朝天的奮斗和夜以繼日的堅守,從新建場館打下第一根樁,到如今場館林立、服務冬奧,是一個個大國工匠們披著星光、沐著晨露,才讓冬奧地標從藍圖變?yōu)楝F實。
觀看2022冬奧閉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篇六
奇跡是什么?是凌寒綻放的梅花,是征服高山的登頂,是牢牢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歷史主動與創(chuàng)造?;赝倌觑L雨滄桑,從覺醒年代到崛起時代,從上世紀初的“奧運三問”到新時代的“雙奧之城”,中國與冬奧的“冰雪奇緣”,仿佛一面明鏡,折射出中國人民披荊斬棘、矢志圓夢的奮斗軌跡,照鑒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這樣的場景總是令中華兒女心潮澎湃——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在《我和我的祖國》的悠揚旋律中,中國各行各業(yè)、先進模范人物、56個民族的代表,用雙手將鮮艷的五星紅旗緩緩傳遞到體育場升旗區(qū)。伴隨雄壯的國歌聲,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涓涓細流匯成江海,人民偉力磅礴如山。北京冬奧會,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一個萬眾一心、團結奮進、朝氣蓬勃的中國,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
“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歷史自信,中華民族展現出活力迸發(fā)、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力量。有這樣的人民作為強大后盾,有這樣的精神作為堅實支撐,任何人間奇跡都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觀看2022冬奧閉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篇七
辦好冬奧會,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是重中之重。2016年以前,因國際技術封鎖、參數標準不明,中國造不出一條合格的“冰狀雪”賽道。為實現用雪自由,時年70歲高齡的秦大河,一肩扛起了“冰狀雪”的科研攻堅,率領團隊五年踏雪筑夢,高效儲雪的技術難題被攻克?!氨z帶”所采用的正交雙向馬鞍形索網屋頂設計,破解了高釩密閉索“卡脖子”技術;“冰立方”里的“水冰轉換”“一館三溫”解鎖了“綠色辦奧”的科技密碼。在規(guī)劃中時時注重創(chuàng)新,在建設中處處體現匠心,冬奧場館建設的“中國方案”必將在百年奧運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觀看2022冬奧閉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篇八
品讀北京冬奧會,中國元素無處不在,中國印記生動鮮活。盈盈飄動的“冰絲帶”、長袖若舞的“雪飛天”、蜿蜒盤旋的“雪游龍”,讓世界領略意境高遠、意蘊豐厚的東方美學;融入長城和烽火臺等元素的比賽場地、設計靈感源于古代同心圓玉璧的獎牌、名為“瑞雪祥云”“鴻運山水”“唐花飛雪”的頒獎禮服,讓世人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更好地讀懂“何以中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氨⒎健钡谋鶋刭惖郎享懫饋碜蕴K格蘭高地的古老樂音,美國雪橇運動員薩默·布里徹跟著人工智能學打太極,各國健兒寫“?!弊?、貼春聯、看“春晚”,宮保雞丁、麻婆豆腐、北京烤鴨、韭菜盒子、麻辣燙、豆包等中華美食廣受歡迎……在“中國紅”與“冰雪白”的交織中,北京冬奧會不僅搭建起全世界同場競技的舞臺,也架起了中華文明與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
觀看2022冬奧閉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篇九
北京冬奧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場文化盛宴,講述著中國故事,彰顯著中國風采,傳遞出中國自信。從場館設計到冬奧標識,北京冬奧會呈現出鮮明的中國元素、獨特的中國氣派: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的設計借鑒了傳統文化符號“如意”,火炬接力火種燈造型的靈感來自“中華第一燈”西漢長信宮燈,宛如同心圓玉璧的獎牌蘊含著對天下大同的追求……盡顯中華民族優(yōu)雅博大的文明氣韻、無比堅定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觀看2022冬奧閉幕式觀后感心得體會篇十
“成績不僅僅在于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塊獎牌,更在于體現奧林匹克精神,自強不息,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痹谒髌醵瑠W會上,習近平主席一番話引起廣泛共鳴?;赝本┒瑠W會,各國健兒頑強拼搏、勇于挑戰(zhàn)、友愛互助,創(chuàng)造著一個個閃耀的冰雪傳奇,書寫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答卷。
憑著“要做到自己”的信念,谷愛凌在一次次凌空飛躍中創(chuàng)造佳績;滿懷“任何時候都不放棄努力”的熱情,徐夢桃歷經四屆冬奧會終于如愿登頂;下定“全力以赴,放手一搏”的決心,齊廣璞技壓群雄奪得金牌,實現個人職業(yè)生涯的“大滿貫”;鼓起“沒有人能動搖我”的勇氣,荷蘭選手伊雷妮·斯豪滕化壓力為動力兩破奧運紀錄;49歲的德國運動員克勞迪婭·佩希施泰因用八次征戰(zhàn)冬奧的經歷,告訴人們“拼搏的心永遠年輕”……因熱愛而堅持,因夢想而堅定。奧林匹克不只有冠軍,每一個拼搏者都是奧運英雄,每一個追夢者都是時代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