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jié)的學生作文
推薦文章
潑水節(jié)的學生作文五篇
我們知道,潑水節(jié)是傣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也是云南少數(shù)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shù)最多的節(jié)日。那么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guī)頋娝?jié)的學生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潑水節(jié)的學生作文1
去年的暑假,我參加了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其中讓我最難忘的還是在杭州宋城度過的那個潑水節(jié)了。
那天,老爸媽媽帶著我和兩個“老外”乘車來到了杭州宋城的水上世界,準備參加這里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一進大門,只見這里已經是水的世界,人的海洋了,到處充滿了人們的歡笑聲。只見水面上浮著一個個方形的皮墊子,用鐵鏈連在了一起,成了一座座“橋”。我在“橋”上東跑西跑,一個老外也跟著我跑起來,可能是她太胖了,剛走兩步,“橋”被壓翻了,“撲通”一聲掉進了水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潑水節(jié)快開始了,我連忙穿上游泳衣,戴上游泳帽,全副武裝,準備迎接“潑水大戰(zhàn)”。
“戰(zhàn)斗”開始了,我舀了一盆水瞄準老爸往前一潑,老爸一跳躲了過去,沒潑上,反而潑著了站在老爸邊上的另一位“老外”。這一潑惹惱了她,她也舀了一盆水,追著我想進行了“報復”,我像小貓似的東躲西藏,最后還是在我不注意的時候,她把水從我的頭頂上直倒了下去,把我潑得就像剛從水里爬上來似的。我一邊用手擦去臉上的水珠,一邊想:不行,我得想個辦法……
于是,我把旁邊的小朋友都組織起來,一起向“老外”發(fā)動“攻擊”,小朋友都聽從我指揮,我數(shù):“-、二、三”,“嘩”六盆水一齊潑了出去,還沒等她搞清楚怎么回事,已經成了一個正宗的“落湯雞”了。我和小朋友看了,連忙笑著向人群中逃去,周圍的人也笑得合不攏嘴來。
一會兒之后,我又玩起了新花樣,拿出了灌滿水的水槍,按動按鈕,不停地向四處“射擊”,被射中的人就大盆大盆的奉還給我。我笑著睜開眼睛一看,“哇!”周圍的人們跑的跑,追的追,叫的叫,笑的笑……
潑水節(jié)的學生作文2
傣族,是一個充滿著歡樂的民族,哪里的潑水節(jié)挺有名的。
我爸爸是個愛旅游的人,也常常帶我們一家人去旅游,記得,去年,爸爸帶我們一家去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區(qū)去旅游。我正想著為什么爸爸偏帶我們去傣族呢,原來呀,這里將要舉行深大的“潑水節(jié)”開幕儀式。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我們來到村長家,村長是個十分好客的老人,連忙把我們接進屋里。
我們坐下喝茶,村長遞給我們每人一套傣族服裝,我的心思立馬轉移到服裝上,我走進里屋,關好門窗。換好衣服出來后,問爸爸:“爸,‘您老’早知道是潑水節(jié)吧?”爸爸說是,我又咳了兩聲,爸爸嘆了一聲,隨即從包里拿出了一直還未裝水的水槍。我已拿到水槍就往外跑,一跑出去就到處找,不一會兒,我就看到里村長家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水池。我跑到水池邊,又看到瓷磚上刻著“潑水節(jié)專用”五個大字,我趕緊裝好水,就跑回家去了。
第二天上午8點,我拿起水槍就到昨天裝水的地方埋伏。我等呀等,終于,一批“人馬”來了,他們剛蹲下裝水,我立馬從草叢中“躥”出來,用水槍射他們,他們尖叫起來,一下子變成了落湯雞。他們一反應過來,馬上用水盆裝水潑我,我左躥右躥,他們一個也沒潑著我。我對他們做鬼臉,誰知,另一隊“人馬”把我們都潑成了“落湯雞”,我們一反應過來,馬上朝他們射水,潑水。我與第一隊“人馬”從“敵人”轉變?yōu)榱恕皯?zhàn)友”。
我們笑著,鬧著,可高興了。不知不覺中,太陽當頭。我們依依不舍的回到了家里。
我回到村長家,想:我一定還要來,而且,下次來的時候,我要認識一下今天一起玩的那些人。
潑水節(jié)的學生作文3
西雙版納有潑水節(jié),我們家也有。
每到夏天,我的房間就成了重點“災區(qū)”和家中的禁地——我的房間位于頂樓,六面中有三面都受到陽光暴曬。熱得讓人連一秒都呆不下去,即使是晚上,也是炎熱無比。
在我無數(shù)次提出晚上熱得睡不著后,飽經風霜的奶奶為我獻上了一計,每天傍晚在陽臺往地上潑水,讓蒸發(fā)的水帶走一些溫度。
于是,我們家就有了一天一度的潑水節(jié)。
我和表妹都樂此不疲。每到五點,我們三個就準時往陽臺跑。一到陽臺,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挽起褲子,然后再異口同聲地喊一句:“潑水節(jié)開始了!”
我拿來兩個臉盆,輪流裝水。當?shù)谝粋€臉盆滿時,我大喊一聲:“看那里是什么!?”小表妹有中計了,大表妹卻長了經驗,一動也不動。我趕緊抓緊機會把水潑到了小表妹的腳上。
小表妹懊惱地大叫一聲:“又上當了!”大表妹幸災樂禍地看著小表妹:“你太笨了!”我又迅速將剛裝好的另一盆水潑到了大表妹腳上。這下輪到我幸災樂禍了。
大表妹一邊緩緩向我走進,一邊呵呵干笑著。我立刻停止大笑,一臉戒備地看著她。她走到我的身邊,然后抄起澆花的杯子,舀了一杯水倒到我的腳上。接著大笑起來。
她這么一倒,引發(fā)了潑水大戰(zhàn)。
我端起一盆水,往她的腳倒去,卻殃及到剛走過來的小表妹。小表妹大叫一聲:“啊!我又中彈了!”隨即和大表妹一起拿水來報復我。我一邊躲閃著她們的攻擊,一邊時不時地還擊。一時間,場面變得有些混亂。大家都忘了自己原先要攻擊的對象,胡亂地向四處潑水。
最后,我終于撐不住了。大叫:“停停停!潑水節(jié)結束了!”大家看著滿是水的地板,全都笑作一團。
潑水節(jié)的學生作文4
傣族潑水節(jié)又名“浴佛節(jié)”,一般傣歷的六月中旬,陽歷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舉行。潑水節(jié)源于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后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云南傣族地區(qū)。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qū)影響的加深,潑水節(jié)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shù)百年。在潑水節(jié)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其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jié)更為神奇的意味和民族色彩。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沖出火網,從金沙江里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于被潑滅了,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把汗流干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她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來,李良索性一頭撲到江水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傣族人民為紀念李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并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于棚間,相互用青松蘸水灑身,吉祥幸福的水相互潑灑,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
放孔明燈是傣族地區(qū)特有的活動。入夜,人們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制的大“氣球”內,利用熱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以此來紀念古代的圣賢孔明。潑水節(jié)期間還要進行劃龍舟比賽。比賽在瀾滄江上舉行。一組組披紅掛綠的龍舟在“堂堂堂”的鑼聲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把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吸引到瀾滄江邊,為節(jié)日增添了許多緊張和歡樂的氣氛。
潑水節(jié)的學生作文5
早就聽說宋城好玩。我們一來到這兒,就遇上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
大家相約來到一個很大的廣場上,那里被里三層外三層的人圍得水泄不通,好多人手中拿著盆、水槍,大家都在期待著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大約8點的時候,周圍亮起了五顏六色的燈。廣播里傳來主持人高興的喊聲:“圣水就要來了!”話音剛落,歡快的音樂響起來了!震天動地的鼓角聲也響起來了!“嘩嘩——”四面八方的樹上竟然布滿“機關”——一根根水柱從那里噴射而出,足足有7、8米高,它們在空中交織成一張巨大的水網,頓時,人們被吞沒在水汽和霧氣中。
廣場上沸騰起來了!有的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變成了“落湯雞”,于是趕緊抱頭“倉皇逃跑”;有的人遭人“暗算”,干脆將盆扣在頭上當“保護傘”;有機靈的,趕緊抓起盆從大水槽里舀水,瘋狂地向別人猛潑過去;也有激情對潑的,相互“廝殺”;那邊有幾個人“仗勢欺人”,圍著一個人“輪番轟炸”;有些猶豫不決的,還沒來得及潑別人,就被別人搶去盆,一個反手,水就潑到了自己的身上;還有的人索性向我們這些“手無寸鐵”圍觀者潑來,我們只得后退著給人家“舉手投降”……
鑼鼓喧天,水花飛濺,人們笑著,跑著,鬧著,尖叫聲,口哨聲,吶喊聲,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狂歡一直進行了一多個小時才落幕,參加的人個個都是濕淋淋的`,水順著頭發(fā)、衣服“吧嗒吧嗒”地落下來,一看,真逗!
潑水節(jié)的水是吉祥的水,幸福的水,愿吉祥、幸福永遠伴隨我們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