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閱讀后感三百字
推薦文章
看完呼蘭河傳,寫一篇呼蘭河傳讀后感有很大的幫助,《呼蘭河傳》是蕭紅的一本著作,她利用七篇故事加上尾聲來體現(xiàn)自己歡樂的童年以及自己思念童年的心情。你是否在找正準(zhǔn)備撰寫“呼蘭河傳閱讀后感三百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guān)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386268呼蘭河傳閱讀后感三百字1
一個活潑可愛又淘氣的小姑娘,跟著她的外祖父,在菜園里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生活并玩耍著。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像一只出籠的鳥兒,無拘無束,在屬于她和外祖父的天堂里盡情地撒歡。這是《呼蘭河傳》中的一個簡短片段,也是民國才女蕭紅童年時期的真實寫照。
是啊,鄉(xiāng)村孩子們的生活是多么無憂無慮啊!在祖父的包容和疼愛之中,幼年的蕭紅在菜園子里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令人難以忘懷的童年生活。她在這個歡樂的天堂中,能夠隨心所欲,盡情地玩耍。吃根黃瓜,捉只螞蚱,踢個菜種,潑瓢涼水……幼年蕭紅的幸??鞓?,難道不令人神往嗎?
賞讀完這一段美文,腦海中依稀閃現(xiàn)出自己的童年生活。我的這一段與蕭紅類似的童年生活,可是我人生中的一份無比珍貴的寶藏啊!
小時候,爸媽由于工作關(guān)系,于是將我托付在了鄉(xiāng)下的爺爺奶奶家。在老家,我天天可以和小伙伴們挑著擔(dān)子,拎著籃子,帶著老虎鉗,上山摘桔子,體驗趣味十足的“摘桔樂”,回到家后,再和小伙伴們一起美美地飽餐一頓。中午,小伙伴們互相串門,在院子里嬉戲打鬧,順便蹭一頓可口的午餐。下午,小伙伴們會獻(xiàn)出自己的那一份“血汗錢”,和大家一起湊錢買碗香氣四溢、回味無窮的餛飩,大家各自分到餛飩后,唏里嘩啦,風(fēng)卷殘云。然后,大家會不約而同地抬起頭,瞄一眼小伙伴們嘴邊的餛飩皮,相視一笑。如果天氣晴朗,老天開了恩,我們通常會上山去探險,有時候,林子或果園里也會有我們的身影。有時,我們會抓只罕見的小蟲兒,采朵奇異的小花兒,接著,又跟上大部隊浩浩蕩蕩地向另外一個地方進(jìn)發(fā)了。在山上,如果我們餓了或渴了,摘幾個枇杷打打牙祭不為過。運(yùn)氣好的話,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幾塊光滑,而且呈扁平狀的石頭,然后,大家便會帶上石頭,前往附近的一個池塘,打打水漂過過癮……
在那時,鄰居都是自來熟,兩個陌生小孩剛見面就能打成一片,好不快活!可是現(xiàn)在,在這個先進(jìn)的時代,這種日子不復(fù)存在了,以往,孩子們玩耍時那銀鈴般的笑聲也一去不復(fù)返了。
如今,那一座座直上云霄的高樓大廈占去了孩子們玩耍的空間,那一個個豪華的鋼筋水泥盒卻徹底禁錮了孩子們的心?,F(xiàn)在,寫不完的作業(yè),學(xué)不完的知識,讀不完的補(bǔ)習(xí)班,是兒童們頭上的三座大山,他們無不被這三座大山壓得近乎窒息。學(xué)習(xí)和知識固然重要,但我們也渴望自由,我們也需要一個蕭紅式的童年。孩子們愛玩的天性,被無情地扼殺了。
鄰居?一起生活了十來年,連對方的相貌以及名字都是一問三不知,更別提一起談天說地,一起盡情玩耍了。在現(xiàn)代人的腦海里,鄰居往往只是一個未知、模糊的概念。
蕭紅的童年令人向往,每個人自己的童年也值得懷念與珍惜。過去的那份天真爛漫,被現(xiàn)代化理念吞噬了。在此,我要大聲呼吁:“還我們一顆真正的童心!”
#386267呼蘭河傳閱讀后感三百字2
書海,書海,一望無邊,浩瀚無際。我喜歡的書是大海里暢游的游魚,是海灘上五彩的貝殼,而《呼蘭河傳》是這些游魚、貝殼中最美麗的,我小心翼翼地珍藏著?!逗籼m河傳》是上學(xué)期媽媽給我買的書,我已經(jīng)看了兩遍。書的作者是中國現(xiàn)代女作家蕭紅,她出版過許多書,有《馬伯樂》、《呼蘭河傳》、《生死場》……《呼蘭河傳》主要描述了呼蘭河城里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風(fēng)俗人情,敘述了團(tuán)圓媳婦和五大姑娘的悲慘遭遇,也講述了祖父和有二伯快樂的鄉(xiāng)村田園生活。
文章中場景和景物描寫細(xì)膩,我特別喜歡文中描寫火燒云的片斷,讀過后就好像那變化多端的火燒云就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書中出現(xiàn)的人物很多,作者把它們寫得惟妙惟肖:溫和的祖父,可笑的有二伯,可憐的馮歪嘴……其中,我最佩服最喜歡的是馮歪嘴子,他是磨坊的磨工,在貧困和喪妻的情況下,他獨(dú)自帶大了兩個兒子,是個了不起的父親。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情是復(fù)雜的,時而為書中描寫的跳大神、放河燈等活動驚訝不已,時而為姑娘媳婦等的不公平遭遇氣憤,時而又羨慕“我”過著的安逸快樂的田園生活。合上書,我從心底里感嘆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生病了不用去跳大神,直接去醫(yī)院就可以了;街上的商品琳瑯滿目,不用在大街小巷等待賣豆腐和賣麻花的小販了;媽媽和阿姨們忙碌著自己的喜歡的工作,過著幸福的生活。雖然遠(yuǎn)離了呼蘭河樸素的氣息,我還是覺得我們的生活比那時呼蘭河城人們的生活幸福多了!
我相信,所有讀了這本書,都會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386269呼蘭河傳閱讀后感三百字3
我想是蕭紅本身的命運(yùn)造就了她作品中的這些人物,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總能夠體現(xiàn)作者的心懷,一個歷經(jīng)艱難困苦的人,即使寫歡樂也必然將其鍍上一層滄桑.蕭紅一生經(jīng)歷的盡是破碎的感情,來到香港的時候,心中大概還在介懷那些悲苦無依的年年歲歲.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一種心緒,寫出的當(dāng)然是蒼涼的作品.
蕭紅借著這些人物寫出了自己的悲慘身世,她含著眼淚在唱屬于自己的歌.她用這樣一句話來表達(dá)自己孤寂的心境:"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得意.不得意怎么樣?人生是苦多樂少."這句話暗合李后主"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感慨,一個是漂泊女子,一個是亡國之君,這悲涼千載不滅.
在小說中,蕭紅寫到:"大人總喜歡在孩子的身上去觸時間."在香港的時候她已經(jīng)疾病纏身,大概也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所以才想要用一個孩童的口吻來觸碰那被時光的洪流沖得老遠(yuǎn)的童年歲月,盡管并不美滿,華考|zk168但比起飄零的壯年時代,總還是有那么些值得回味的東西.她筆下的"我"是純真可愛的,有那么一段讓人至今難忘,就是祖父將落井的鴨子烤來吃,"我"以為只有落井的鴨子才能裹在黃泥里,于是費(fèi)盡力氣想要把鴨子趕到井里去,即使祖父同意燒活鴨子來吃"我"也不愿意.一個心智未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的形象躍然紙上,讓人禁不住想抱起來親一下那粉撲撲的臉蛋.
這部《呼蘭河傳》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同樣是回憶童年,同樣是出自女作家之手,它們有著許許多多的共同點,但是蕭紅的文字更顯凄涼,給人一種孤獨(dú)幻滅的痛楚,這種帶著一點病態(tài)的藝術(shù)美感,是《城南舊事》所無法比擬的.
讀完這部小說,我又想起了茅盾先生的序言,他用他的文字祭奠了年僅32歲便孤獨(dú)在異鄉(xiāng)逝去的蕭紅.據(jù)說蕭紅的遺言是:"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想想她的生平,我們就不難理解漂泊者蕭紅在文字中透出的凄涼和幽怨.
#505819呼蘭河傳閱讀后感三百字4
自從學(xué)了課文《火燒云》后,我就一直想看《呼蘭河傳》這本書了,因為作者把火燒云的情景片段,寫得如此唯美動人,早己把我深深吸引,我仿佛身臨其境,傍晚時分,我就站在呼蘭河的小鎮(zhèn)上,觀賞著那千變?nèi)f化的火燒云……
今天,我終于看完了《呼蘭河傳》,再一次被這篇生動而獨(dú)特的美文吸引,又把我?guī)У搅硕兰o(jì)初的東北小鎮(zhèn)——呼蘭河。
剛開始,作者寫了童年時與祖父在后院的大花園里,一起玩耍,一起學(xué)下地干活,還跟著祖父學(xué)唐詩,充滿了樂趣,童年過得似乎無憂無慮,但是我看著看著就覺得后園的寂寞與荒涼。當(dāng)時的人們又是多么的愚昧和無知,人們順應(yīng)著命運(yùn)的安排,過著平凡、卑瑣、落后的生活。
東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不知出了多少事,雖然很多人嘴上說了一些辦法,可就是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
最悲慘的人物,就是小團(tuán)圓媳婦了。原本活蹦亂跳的十二歲小姑娘,卻當(dāng)了童養(yǎng)媳,遭到婆婆三天兩頭的打罵,以至于生病,婆婆又用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跳大繩、趕鬼、熱水湯驅(qū)鬼的迷信辦法,想挽救她,然而靜靜地迎來的卻是她命歸黃泉路。悲劇一次一次地引發(fā),給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沉重和悲傷。
《呼蘭河傳》是一本最好的語文書,它語言富有想像力,細(xì)膩的描寫。把每一處景、每一個人,都刻畫的淋漓盡致。
《呼蘭河傳》是一首敘情詩,又似一部唯美的散文。
看著這本書,就像我們在靜靜地聆聽作者敘說著童年那些事,體會到作者對小鎮(zhèn)家鄉(xiāng)深深的懷戀。最后她的祖父死了,后花園的主人也不見了,給我的感覺更加悲傷和凄慘。
#674541呼蘭河傳閱讀后感三百字5
《呼蘭河傳》這本書給我展示出一抹凄迷的氣質(zhì),一種卓異的風(fēng)格。優(yōu)雅而任性,傷感而婉諷,令人迷惑。這本書寄托了無鄉(xiāng)的女子渴望回家的傾訴,包含了一個思想深邃的作家對國民新的反思與批判。
我感受到作者對故土的思念,對自己的故鄉(xiāng)有著無比熱愛,懷念之情,刺激我對呼蘭河,對后花園的想象。故鄉(xiāng)雖然在萬里關(guān)山之外,精神卻在那里流連不已。
《呼蘭河傳》敘述了那份生與死的虛無:生,老,病,死。這種淡淡的憂傷與淡淡的虛無,自然而然奠定了整部小說的情緒基調(diào)。那份生命的虛無,自此飄飄渺渺,揮之而去。
呼蘭河傳讀書感悟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