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觀后感影評范文
《你的名字》觀后感影評范文五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赌愕拿帧酚^后感影評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你的名字》觀后感影評范文1
再次提到這部電影,我的心中依然有著很大的悸動。這部電影據(jù)說適合和喜歡的人一起去看,但我獨自一人看完時,帶給我的不僅僅只是來自青澀少年的那份情開懵懂,還有更多的對世界的感悟。
影片講述了一個來自鄉(xiāng)村的少女三葉和東京的少年瀧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交換身體,他們不斷地在對方的生活中適應并且日久生情,當三葉的村莊將要受到隕石的打擊時,瀧雖然拯救了村莊。但他不知道他的時間與三葉相差了三年,此時的三葉也因為這場事故逃往了別的地方,兩人在這三年的時間交界處相遇,在夕陽的光輝下彼此伸出手,但僅僅一瞬間三葉就因為時間的流逝消失。影片的結尾,成年的兩個人在人山人海中彼此認出對方,他們凝望進彼此眼中,像是當年一樣伸出了手。
在同一個世界不同的時間點中,兩個人互相的期盼和存在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在先前剛剛交換身體的過程中,兩個人相處的并不和睦甚至可以說是冤家路窄,兩人在生活中彼此調侃,彼此搗亂。當少年站在隕石坑的邊緣,看著面前的少女,一瞬間轉瞬即逝,但卻什么也沒有留下,他只恨自己為何不去珍惜。
只有學會了珍惜才能值得相遇,也許你總是抱怨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夠好,抱怨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抱怨你遇到的某些討厭的人,抱怨你的長相,抱怨你的身材。這些事情像是人生中的一道道關卡,幫助你如何立身處世,如何堅強自立。
如果家庭背景不夠好,你會努力奮斗,因為你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夠打敗你的對手;如果你的成績不好,你會刻苦奮斗,用實力說明一切;如果討厭的某個人出現(xiàn),你會學著和他交流,會化敵為友;如果你的身材不夠完美,你會堅持鍛煉,最后看到自己想要的完美身材。這些都是你在一件件瑣事中積累出的豐富經(jīng)驗,是你的人生秘訣。
當然,這些需要你慢慢地在未來的生活中去學習,去珍惜。你只有學會去抓緊,去珍惜這些身邊的機會,你才會慢慢脫穎而出,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如果你不去珍惜,你會錯失一個個機會,你會黯淡在平庸的人群,你會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每天機械式的生活,你會被困在平淡的生活中,這就是你想要的嗎?
慢慢珍惜,慢慢相遇。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在各自的生活中逆風翻盤,沒有人會永遠地平凡地活著。既然上帝給了我們活著的機會,我們總會贏一次,不是嗎?
《你的名字》觀后感影評范文2
只要相信,有緣人總會重逢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這名話用來形容電影中的人很貼切,用來描述由這部電影引起的現(xiàn)象亦很形象。毋庸置疑,20__年是中國電影的小年,除了大年初一的《美人魚》,再沒有一部電影可以讓票房飛起來。這時來一部小清新的愛情動畫片,直叫人淚眼朦朧,情思大開。
導演新海誠向來擅長拍攝少男少女的唯美愛情,《你的名字?!分v了一個二次元的故事,在不同時空的少男少女因為彗星出現(xiàn)而交換了10次身體,在交換身體期間,他們因為男女性別差異出了很多笑話,通過手機日記和胳膊臉上的留言而慢慢熟悉,漸生情愫。而后,因為愛的牽掛他們尋找彼此,通過彗星的出現(xiàn)見面又全然忘記時間交錯期間發(fā)生的一切,最后在東京的地鐵上"一見鐘情"。
就人物設計而言,三葉和瀧的校服、發(fā)型和《秒速五厘米》中的明里和貴樹相似,也算是新海誠動畫風格的一脈相承。紅色的發(fā)帶貫穿始終,最終成了牽起二人緣分的紅線,這個創(chuàng)意堪稱絕妙,有形之線充當了無形主線。三葉作為宮水神社的繼承人,里面有穿著傳統(tǒng)服裝跳舞的片段,充分展現(xiàn)了日本的和服之美,是導演文化情結的體現(xiàn)。
新海誠的影片一直被詬病情節(jié)簡單,此前最出名的作品是《秒速五厘米》,分三集講了一對少男少女等待與分別的悲傷故事。熟悉這部影片的觀眾,一定能在《你的名字?!防镎业綄а萦懞梅劢z的小心思,《秒速五厘米》最后只有空蕩的鐵軌與爛漫的櫻花,明里與貴樹永遠錯過了,而《你的名字。》結尾處的擦肩而過后是回眸相對流淚,一個圓滿的HAPPY ENDING。
其實,穿越題材、互換身體都不是什么新創(chuàng)意,看過宮崎駿動畫《穿越時空的少女》,再看《你的名。字》也不覺得燒腦,反而覺得少了一些東西。雖然都涉及到穿越時空去拯救親人的生命,可宮崎駿表達的感情與對生命的思考來得更深些,有點散淡卻雋永。畢竟,電影是一種圓夢的藝術,人們借由電影暫時實現(xiàn)遙不可及的浪漫?;蛟S因此,《你的名字》票房還輸著《千與千尋》一大截,因為對人類命運的思考深度不夠。但瑕不掩瑜,票房不能說明一切,也說明了一些。
《你的名字》讓我們依然相信愛情,有緣人自會重逢??v然忘記你的名字,縱然記憶都抹去,但愛你的感覺永在心里。時空交替,人世幾何,但在茫茫人海中,那個人終會出現(xiàn)在你身邊。
《你的名字》觀后感影評范文3
再經(jīng)歷了這么多時好時壞的嘗試之后,新海誠自己終于像他每一部動畫里的男主角一樣走到了人性深淵的最底層,生活在現(xiàn)代都市社會的我們,即使被賦予了一切即時溝通的可能性,卻仍要面對日益凸顯的愛無能與孤獨感,唯一的自我救贖之路恰是一段命運感的愛情,這就是新海誠給出的答案。
一個要費盡千辛萬苦哪怕時空旅行也要找到的對方,而那個人,可能就是我們渴望的另一個自己。與你的相遇,如同遇到自己,像是一個夢,醒來時無論多么努力卻也無法記住你的名字,但是“我愛你”卻被寫在了手掌心。
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在系守、守護神社的高中女生三葉,向往的是成為豪邁而瀟灑的東京男孩瀧。雖然像其他男生一樣不修邊幅,打籃球,在西式餐廳打工,瀧內心深處的某個地方卻是柔軟的,他愛畫畫,想成為能夠改變東京城市景觀的建筑師。三葉和瀧并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唯一讓他們相連的不過是兩人成長中如此相似的對理想的期望。
于是,發(fā)自內心的渴望與彗星的來臨,促成了兩人在夢中的相遇,從此,你和我,因為同時夢到彼此而開始了交換身體的旅行。
有夢想的人,無論夢想怎樣,大多在性格深處是浪漫的。而浪漫本身就如同一個巨大的賭注。當你和我在夢醒許久之后,站的莫可名狀般繁華的東京街頭,如何才能一抬眼就認出彼此是連名字都不記得的那個他/她?
這個世界無論旋轉了多少個維度,折疊了多少個交接點出來也無非就是讓我們這些愛無能的人有了更多選擇的可能性而已。而選擇性越是充沛,選擇之后的滿足感常常越是匱乏,而這種愈發(fā)明顯的疏離感與愛無能或許才是那些自古以來喜歡一個人在深夜獨自觀察天象的人內心最恐懼的情感黑洞,也是所有的科幻、時空旅行、二次元世界探討的核心問題。
把結局打開的時候,原來最浪漫的瞬間,是你奮不顧身跑來告訴我要勇敢救自己,和你還不認識我時就問我“你的名字”,我們相遇在不同的可能性中,因為彼此的幫助而走過了與青春告別的時光,卻無法看到彼此。
請記住,無論在未來相遇與否,與青春離別的那一刻是你陪我度過,我愛的你也是我自己。別因為我還不認識你就忘了我們相遇的夢。
謝謝,新海誠,給了孤獨患者們一個如此浪漫的愛無力治愈病例。時空旅行可能是愛情中最艱難的距離了,核心卻還是那個古老的話題:我愛你,你在哪里,要怎樣才能找到你。
“我們一起去離再見最遠的地方吧?!?/p>
《你的名字》觀后感影評范文4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給我的感覺永遠是清新文藝,你能夠在電影中感受到少男少女對待感情特有的羞澀,可往往他們比我們更要勇敢,繼《秒速5厘米》、《言葉之庭》等經(jīng)典電影之后,新海誠又推出了《你的名字》。
影片的開頭算是一個簡單的序幕,女主人公三葉生活在鄉(xiāng)間小鎮(zhèn)上,家中有一個可愛的妹妹和和藹的祖母,還有嚴厲的當鎮(zhèn)長的父親,性格直率的她對于家族神社的風俗和父親的選舉活動等事情產(chǎn)生反感,這使她迫切的渴望到大城市生活。然而有一天,她突然夢到了自我變成了東京的一個高中生,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三葉充滿著膽怯,但是那里又是她一向渴望的東京的生活,有著鄉(xiāng)下沒有的咖啡廳,高大的建筑,即使打工對她來說存在必須的困難,但是這是一個夢啊,三葉盡情享受著東京的生活。
另一方面,男高中生瀧夢到自我變成了一個女高中生,但是漸漸他們發(fā)現(xiàn),這不僅僅僅單純的是一個夢,這是在他們無意識時候的身體交換。兩人約定,在交換身體時就應做什么,不就應做什么,用手機記錄每一天的生活,告訴另外一個人這一天發(fā)生了什么。
兩人漸漸產(chǎn)生感情,三葉曾去東京尋找瀧,但是瀧卻不記得三葉,原先三葉遇到的是三年前的瀧,三年前的瀧還不認識三葉,但是三葉不明白;另外,突然間,瀧與三葉失去了聯(lián)系,他們再也沒有交換過身體,瀧不斷的尋找者三葉,他請了假,和自我的好朋友一齊來到三葉的家鄉(xiāng)。但是他發(fā)現(xiàn),三年前那里發(fā)生了流星墜落,幾乎所有的人都死于這場流星事故,那么三葉呢,三葉在哪?瀧來到神社,喝下三葉的口嚼酒,再次來到三年前的三葉的身體,瀧決定改變歷史,拯救三葉和那里的人。但是,即使這樣,在黃昏之時他們再次交換身體,瀧告訴三葉接下來就交給她了,三葉說服自我的父親,配合工作,最后在流星墜落之前將小鎮(zhèn)上的人轉移到安全的地區(qū)。
時光流轉,三葉和瀧都忘了彼此的名字,但是他們都明白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在某個一個角落,一個對自我很重要的人,輾轉于城市之間,當三葉和瀧再次相遇,他們就明白是那個人,那個自我等待很久的人。
《你的名字》一如既往的用細膩的感情,描述男女之間的感情,我們不得不佩服,無論是在情節(jié)、配樂、畫風還是其他制作方面,新海誠都抓住了觀眾的心,用一種歷史交錯的感覺來呈現(xiàn)感情的可貴。
《你的名字》觀后感影評范文5
《你的名字》并不是一部以往用美到每一幀都近乎完美便可形容的新海誠作品,那幻想與現(xiàn)實的交織,第一次讓人感覺到其導演的動畫電影劇情也可以如此充沛,以此所著點滌蕩心靈的純愛與畫風如魚得水般的結合,共同醞釀了這部無可挑剔的大成之作。
劇情其實一直都是新海誠電影唯一的短板,這也令他與宮崎駿間有著一道看似觸手可及卻始終無法逾越的鴻溝,而《你的名字》正仿若是新海誠的頓悟,完成了自己與大師間最后的一步之遙,而回到這部作品本身來看,其電影人物并不繁多,始終圍繞于少年與少女間的奇緣為展開,故事也算不上新穎,互換身體的構思早已是好萊塢喜劇一個備選的腳本,但這一次的新海誠卻在看似簡單俗套的故事中化腐朽為神奇。
以夢為引,鄉(xiāng)村女孩三葉與東京男孩瀧互換身體的展開,在很短的時間內電影便用以此誘發(fā)的幽默引人入勝,但不同于好萊塢同類型喜劇中那為人捧腹的搞笑,其非常微妙的把握住了一個適宜的度,喜劇的伊始只是打開電影懸念與情感沉淀的一把鑰匙,而于此同時其在前篇也透過兩人身份的互換,用鄉(xiāng)村與城市兩種迥然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即將日本傳統(tǒng)人文與自然之美呼之欲出,也令人所見看似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中人的疲倦與狡詐,三葉所向往的都市生活其實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
如果電影僅只是止步于此,那么其實就觀感來說遠不會如此驚艷,本以為只是奇幻色彩附加的彗星所引發(fā)的災變成為了其后段劇情充沛的張力,而電影由此也不再是一個身份互換的淺顯喜劇那么簡單,透過與日本原生信仰神道教的結合,新海誠運用時間與空間雙重穿越的構思,使電影承載已民族傳統(tǒng)文化得人信服的同時,也讓這個本自簡單的愛情故事,變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縱觀全片《你的名字》透過由簡入繁,由繁歸簡大開大合的劇情張力,并非是意圖體現(xiàn)多么深刻的哲思隱喻,而就是一份再為簡單不過,卻已然被很多人所忽視甚至是遺忘的純愛,這種不夾雜任何雜質的愛情,雖然在新海誠之前的很多作品中已然為人所見,但卻從來沒有一次能與這部新作相媲,這源于那至美的畫面并不在僅是讓人空嘆的美,而是融入了劇情的血脈,更也因那對愛的詮釋不再怨憐,充滿著動人的希望。
電影將懸念維系到了最后一刻,多么害怕在那階梯上已然經(jīng)歷生死的兩人最終只是形同陌路,當昔日的少年鼓起勇氣說出那老套的搭訕臺詞“我在哪里見過你嗎?”淚如雨下的她一句:“我也是”,在最后不僅將“你的名字”以升華,更讓人真正感觸到了那怦然心動的純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