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范文
推薦文章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范文8篇
《平凡的世界》秉筆直書的現實主義筆法和路遙“為人民”的創(chuàng)作哲學相結合,形成了小說雄渾壯麗的美學格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范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1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潤葉和少安也不能算作“第一主角”,哪怕是被世人所推崇的神圣的愛情,在他們之間也不過是“突如其來,轉瞬即逝”。
這場“愛情微瀾”的起因是向前。這個“世俗”甚至“庸俗”的青年毫無理由且不可救藥地“愛上”了潤葉。之所以毫無理由,是因為向前與潤葉之前并無接觸,只能是憑外表“一眼相中”,現實生活中,這種相中一旦
形成思維定勢,很容易形成階段性的“不可救藥”。之所以是階段性的,是因為絕大部分人很難堅守愛情,即使表現出來堅守的少部分人中,也有很多只是偏執(zhí)和面子罷了。而潤葉也是毫無理由的“一眼”,就把向前定位成
“反感甚至厭惡”。
只是,可憐的向前的出現,提醒進而激活了22歲的潤葉對愛情這回事的考慮。這個年齡,這個問題,一旦被激活,潤葉也就“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少安,因為她的生活圈子只有青梅竹馬、溫如親人的少安,何況少安在雙水村的范疇里確實很出色。所以我們的潤葉,自顧自地體味了所有她那個年齡的少女對愛情的憧憬與想象。
與潤葉差不多的是,少安之前似乎也絲毫沒有對潤葉產生任何愛情聯(lián)想,哪怕是私下的。潤葉的小紙條同樣激活了23歲的少安。但是,此時的少安更多的體驗應該不是愛情,而是自卑,當然也會有一絲被女神青睞的小驕傲與小感動。而以少安的視野和格局,冷靜下來,更多想的應該是自己對家庭的責任與義務,以及農村世俗的看法與非議。
結果明擺著,少安不敢接受潤葉,一方面自然是因為現實,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他對潤葉本也沒有文人們筆下“欲生欲死”的愛情。事實證明,接下來的故事里面,潤葉也基本沒在少安的生活中出現過,哪怕是在“一個靜靜的月夜”里;而連帶的,潤葉在賭氣和面子的雙重壓力下,貌似無奈地嫁給了向前。
潤葉無疑是善良的,即使成了公家人,回到村子里也一如既往地善待所有人,包括傻乎乎的田二。但是,說到她“無奈”的婚姻,無疑她是不厚道的,也是虛偽的。害自己倒也罷了,為了自己的面子,害了向前。向前與
潤葉后來的故事自然也讓人唏噓不已,但始作俑者無疑是“貌似”善良卻又倔強“害人”的潤葉。當然,這一切也不能指責我們善良的潤葉,這是由潤葉的生活閱歷決定的,她雖然走出山村,成為公家人,但骨子里還是有局
限性的,不可能真正呈現出相當的視野與格局。
關于愛情這回事,后面的章節(jié)中還有很多,讀者也會有更多的感受。不管怎樣,潤葉和少安,給我們留下的都是溫暖。雖然平淡的生活也可能是“偉大的愛情”,但突如其來的愛情一定不是真正的愛情。
天堂地獄,悉在我心。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2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題記
平凡,是人最基本的生活姿態(tài),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太多偉大的成就來自于平凡,我們每一個人,對于這浩瀚的世界,都十分的渺小與微不足道。曾今沒有那么多的感悟,在讀完了《平凡的世界》后,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真正的平凡。
在七八十年代,對于沒有任何背景的孫少平孫少安兄弟來說,或許他們不會有十分遠大的前程,他們或許會和他父親一樣,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那一片黃土地,踏踏實實做一輩子農民。但在那平凡的生活中,他們活出了自己,跳出了農門。
年少的生活是艱難的,在我看來,他們兩兄弟的經歷是如此的相似。他們都成為了學生年代中的佼佼者,他們的成績令人震驚,但在生活的壓迫下,他們在輟學的邊緣掙扎,即使是在學校,他們也始終活于最底層。
對于每一天都等其他人吃完飯后才到學校灶上享受屬于自己的"美食"的少安而言,自己獨自吃完屬于自己的那一頓飯便是對他最好的饋贈。他是平凡的,但決不平庸。在他身上,我們看到的是自尊好強的農家子弟。從年少便可看到未來,這話一點也不假,自尊自強的少平即使在一輩子在農村也是會十分出色的。命運總是公平的,他沒有給少平錦衣玉食的生活,但讓他有了很多人沒有的特質。他的自尊自強,他的深謀遠慮以及他的敢想敢做讓他活出了不一樣的自己。不甘受命運擺布,即使在他的燒磚窯第一次破產之后仍有勇氣面對新生活,在一番摸爬滾打之后終于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業(yè),并帶領全村走上了致富之路。他的人生軌跡是多么的平凡,但在這平凡之中,我們卻能看到另一種不平凡的存在。
在《平凡的世界》中,與少平一樣不可或缺的存在的是他的弟弟少安,自尊,好強,獨立,有想法。雖然高考落榜回家勞動,但他的'一言一行中仍然透露了別樣的氣息,他經歷了大旱,搶水,死人等事件后。仍然拒絕了侯玉英以進城為誘的追求。在他自己而言,遠離故土打拼自己的事業(yè)是他的夙愿,最終,他選擇了漂流異鄉(xiāng),在外攬工,他忍受了太多,不僅僅是肉體上的折磨,更多的是心靈的牽掛,他是如此的熱愛自己的故鄉(xiāng),但為了自己的理想他必須到外打拼,這也許就是那個年代人們的悲落,但即使在現在看來,人們仍然逃不開這種狀況,我相信在這平凡之中同樣有不平凡的存在。
在平凡的世界里,還有那最純真的愛情。艱難的歲月里總有那么多感人的東西,無論是少安與潤葉還是少平與曉霞,他們的愛在懵懵懂懂中產生,好似雨霧中的朦朧絲雨,隱隱的還帶有一絲青澀。雖然他們最終都沒能在一起,但他們用心的愛過。潤葉與少安青梅竹馬,也是彼此的初戀,她為了與少安在一起而愿意放棄城里戶口,但卻被迫分手。而無論如何,他們有過真愛。性格活潑且美麗大方的曉霞,不僅才華出眾,膽識也不一般,雖干部家庭出身但不畏世俗眼光愛上了少平,盡管他們的愛敗給了命運,但依舊過著不同于他人的不平凡的人生。
生命里有著多少的無奈,又有著怎樣的愁苦和感傷,雨浸風蝕的落寞與孤獨一定是水,靜靜的流過青春奮斗的日子和觸摸理想的歲月。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3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曾經就讀過,再一次讀的時候我又有不一樣的理解和感觸。書中沒有華麗的語言,有的只是通俗簡單明晰的語言,講述的是再平凡不過的人和事,就是這平凡的人和事中表達出不平凡的道理。書中主要描寫1975以后特別是1978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時代以后,孫少平和孫少安兄弟倆為改變生活,改變命運與命運抗爭、不屈不撓的故事。
孫少平是這部作品中我最欣賞的`人物。他是一個英俊、純樸、積極向上的完美青年。他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充滿信心和理想,所以他沒有屈從于命運做一個農民一輩子待在農村。他勤勞、執(zhí)著、自信,有思想,有深度有膽量。他可以放下讀書的架子,為了生計去最底層工作,在困難下仍然堅持讀書。他向田曉霞借,向詩人借。當他蜷縮在破舊的被子里,就著昏暗的燈光讀書時,心里因為讀書而產生興奮感和崇尚感。他可以這邊脫掉骯臟的工作服,這邊和田小霞,顧養(yǎng)民探討人生,與他們交流思想。在那些攬工的日子里他總能找到工作;在煤礦里能很快受到尊重;他不卑不亢地與所有的人交流,無論是沒有知識的農民還是博學多才的大學生,因此他也得到了田曉霞的愛情。
孫少平生活在一個連溫飽都不能解決的家庭,但是他并沒有怨天尤人,悲觀厭世。從學生時代到成年時代他經歷的是艱苦的人生奮斗,他對勞動和困難有著深刻的認識。孫少平相信經過苦難的洗禮,他終會成功。他對于苦難這樣理解:他相信,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出來的生活之密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于苦難的認識。他慢慢懂得人活著就得隨時準備,經受苦難。他在給妹妹的信中寫道:首先要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
這本書告訴我苦難的遭遇能磨練我們堅強的意志,人只有經過苦難的磨練才能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也許我們現在遇到的困難同孫少平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我們又有什么理由自甘墮落,安于現狀,怨天尤人!在今天這樣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有思想有追求的人都應該重溫這本書。盡管命運不公,現實也不公,都應該去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勇往直前,這樣我們終能成功。所以不要再去抱怨大學生活的無聊,更不要去虛度光陰,因為我們沒有理由去墮落。我相信平凡的生活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4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以一個不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后都有激情澎湃,無聲有時勝似有聲。
讀過不少的小說,也有一些情節(jié)特別引人入勝的,讀之不愿放下的,卻沒有一本像路遙的絕筆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雌渲幸粋€個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們正生活在我的身邊。
讀《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經的抱怨、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與主人公的`經歷比起來,我們是多么渺小,從小學一路走來,沒有經歷什么挫折,而我們稱道的是考試失敗,感情失落等等,與少安、少平相比較我們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飛!這是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后,我的第一個感覺。
在這部被譽為“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xiāng)生活的長篇小說”的巨著中,作者圍繞著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終獲得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并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所展現出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于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飛!”
少平與少安兩兄弟同為黃土地的兒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著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說是作家傾注了畢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寫作的焦點放普通人的生活上,表達了強烈的平民意識與抗爭意識。少平與少安都不是輕易向命運妥協(xié)的人,他們相信自己的雙手可能改變命運,他們在一次次苦難中得到錘煉與升華,表現出當代農民的頑強與堅韌。小說廣泛涉及了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活的巨大變化。它表達了昂首向上的奮發(fā)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
沒有一條小船不是經過風暴而順利抵達港灣的,孫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實現“飛”的壯舉與體現自身價值的過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斷的挫折和打擊。如為了擴大社員自留地,他曾被當作“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黑典型來批判;曾為嘗試著進行承包責任制的改革而遭到縣委的嚴厲批評;最為殘酷的是在第一次擴大磚場時,因高薪聘來的燒磚師原來是騙子的緣故,他的磚全部?燒砸了。無力歸還貸款,也付不出村中幫忙勞力的工資,那時,他就像一只被風暴打斷翅膀的小鳥在冷風中簌簌地顫抖著。
真、善、美,永遠是人們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書中的一個個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實,那么的善良,這該是作家心靈的折射:路遙定也是那么的一個人。然而,人物的結局總令人傷懷,幾乎沒有一個結局是完美的:孫少安干出了點名堂,他賢惠妻卻勞累至噴血;田潤葉終于明白了李向前對她的一往情深,毅然與之結合,可向前卻已是殘廢。
孫少平以他獨有的人格力量贏得了地位懸殊的田曉霞的愛,可田曉霞卻再也回不到他的身邊;潤生義無反顧地與郝紅梅結合,可郝紅梅畢竟還帶了孩子;金波呢,還不知要追尋那夢中女子到何時。這一切的一切,總令讀者有些惋惜。特別是少平與曉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卻能夠心心相印,都愿他們會有個完滿的結局,可作家偏偏那么殘忍!我有些明白了:
我們心理上總不愿去接受悲劇,所以,中國戲曲倒多以大團圓結局。然而,生活中是沒有完美的。這應該就是作家昭示給大家的。他是那么地真誠,那么地善良,然而,他也必承受著太多太多的苦,他對生活的體驗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動人的一種美。大家都明白維納斯正因為斷臂才顯得更美,把這種美稱為殘缺的美。那么,路遙既從生活中,也從美學上理解了這一點。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結局的安排也就不足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統(tǒng)一,使讀者唏噓不已。
我們應該相信“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5
在漫長的歷史中,平凡的事情無非就是悲傷與快樂,生與死,貧窮與富?!瓕τ谄椒玻铱偸沁@樣想的,直到讀了這本書——《平凡的世界》,我才恍然大悟。
據說這部小說在正統(tǒng)文學史上沒有什么地位。部分原因可能是,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文藝界占主導地位的寫實主義寫作方式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以全景式的描述,讓人們了解當時中國現代城鄉(xiāng)生活,通過復雜的糾葛描繪出普通人在社會的形象,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和掙扎,挫折與追求,痛苦和幸福,紛繁地交織,閱讀起來感懷頗多。
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是一塊苦難和希望的土地。這塊貧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遙在勘探斗爭中,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人生經歷的也正因為如此,他更熱愛生活,這使他決心完成一個偉大的工作,他要在40歲之前寫一部關于那個年代的故事,來紀念這片貧瘠的土地和生活在那里的人。
我喜歡陸遙這部以平凡為起點的小說。
他的世界很平凡,這只是黃土高原上成千上萬個村莊中的一個。但是路遙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不平凡的一幕。例如,高中畢業(yè)的孫少平通過自學達到了與大學生進行思想討論的水平。
作者給了這個角色各種各樣的好品質,包括不要太野心勃勃。在路遙的世界里,所有的人物都是平凡的,他描述了人性中的善與美,丑與惡。
在他的世界里,人最大的美德就是知道自己是平凡的。這一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了最突出的體現。當他有機會離開礦井進入城市時,他選擇了礦井。不是他沒有高度的覺悟,而是他對工作的地方充滿激情和依戀。他選擇了平凡。
路遙告訴我們的不僅是那漫長的歲月,更是一種對生命的信仰和追求。面對這個浮躁的時代,道德危機,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夢想。
再次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知道:盡管命運有很多不公平,但是只要你能堅持,努力前進,就會獲得最后的成功。
每個浪費生命的人都應該讀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什么是珍惜。
路遙教我們懂得自己,讓生命永恒。生活中不能容忍太多的自私,自私只會給身邊給自己帶來不幸。如果我們這樣生活下去,我們將毫無價值地被埋在黃土里。
路遙教導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雖然你可能會遇到孤獨。孤獨是在生活中證明自己的唯一方式,只要你確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最后的支撐。
在教堂里我們不用用盡生命去做一個美麗的人,而是用生命去做一件美麗的事來讓人。前者只能證明你的機智,而后者將見證你精彩的人生。
我想我們每個人會在普通世界感覺到聽見那些遙遠的聲音,也許那時我們將在這個不斷擴大的時代和扭曲的欲望,盡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要耗盡石油當燈干,我們還在尋找定位。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6
剛開始,我在新華書店看到它時,它仿佛就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它那樸素的外表讓我情不自禁地去上前撫摸它。讀完后,我與它仿佛“一讀如故”。
每一平凡的人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后都有激情彭拜,有時,無聲勝似有聲。
我讀過不少精彩的書,有情節(jié)引人入勝的;有故事跌宕起伏的;還有那些看似不好卻“完美無缺”的。但卻沒有一本像作者路遙的絕筆之作———《平凡的世界》深入我心的。
作者圍繞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終獲得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生命活力的歌,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痛苦與快樂;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告訴人們:相信自己一定能飛!
在《平凡的世界》中,少平與少安各自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探索人生。而作者把寫作的焦點放在了普通人的生活上,表達了的平民意識與社會意識。
而這本書,是我的益友!
但這本書,更是我的良師!
人生的結局都是我們自己精心設計的??v然英雄們都是百折不撓英勇不催的,渾身都籠罩著一層神圣的光圈。
但我們平凡人多了一層樸實,多了一份親切,讓我們的人生真實起來。我們用真誠的心去體驗,用真摯的心去生活,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我們才是生活的主宰。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用全副身心去享受,去對待,去珍惜。
浮云流水,白駒過隙,從呀呀學語到記事開始,從少年到青年,人生在成長中思考。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成長,都在進步。世界是由我們這些平凡人撐起來的,只要我們有著堅定的信念,有著堅忍不拔對抗困難的精神,我們依然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不平凡的世界。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7
“市井長巷,聚攏來是煙火,攤開來是人間,硝煙散盡后不知多遠之外的夜空,星星點點,有模糊的亮色直撲到天邊,是萬家燈火,是喧囂人間?!笔澜缡瞧椒驳模總€人都在為自己的一塊天地而奮斗。
對于書中的人們來說,平凡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對于成年人來說,平凡就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家、公交車、公司三點一線;對于學生來說,平凡就是好好學習,認真考試,奔赴在各種補習班的路上。但是在這枯燥但又不得不過的生活中,總有那么些人不甘墮落于“普通”的深淵,他們擁有著不服輸的精神,有著崇高的理想,有著想改變世界的欲望。
許多碌碌無為的人總是找借口說“這都是命運”??墒侨耸遣荒苓x擇自己的出身,但是,卻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啊。畢竟沒有人可以定義風的形狀,同樣沒有人可以阻止想要鉆出泥土的青草。曾經經歷過的一切和現在正在經歷的一切,不都是我們每個人自己做出的選擇而后才出現的結果嗎?如果真的有命運,那命運真的沒有給我們選擇嗎?不,是我們自己不敢選擇,人活著除了“我不愿”,還有很多“我不敢”,不敢踏入荊棘林,不敢面對流言蜚語,不敢承擔選擇的后果?!霸敢獾娜缫獾木徒羞x擇,不愿意的不如意的就叫命運”,這對命運不公平不是嗎?
總是說“聽聞少年二字,應與平庸相斥”,是啊!孫少平不正是典型的例子嗎?在書中他敢于掙脫貧窮施加的禁錮牢籠,他不甘平凡,勇于冒險。因為田曉霞和書籍的光芒照亮他小小的世界,從此他不愿再躲在角落里,即使現實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告訴他“你永遠只能是莊稼人”。但正是那股少年的狠勁,讓他與所謂的命運做著斗爭,高呼著“我命由我不由天”,從農民到教師,再到朝不保夕的攬工漢,后成礦工,最后當上班長,陰晴圓缺的經歷,慷慨淋漓的生命戰(zhàn)歌讓人唏噓不已。
現實生活中也正是因為有像孫少平一樣不服輸的年輕人才創(chuàng)造了如今的輝煌。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過薄霧照向大地的時候,當正午驕陽似火心煩意燥的時候,當橘黃的晚霞溫柔的輕吻白云的時候,當璀璨的星星灑滿天空的時候,一直都有那追夢的影子,眸海溫漣,心中有丘壑,不怕千萬人阻擋。正如《撒野》中說的一樣“滿懷希望就會所向披靡,猶豫來猶豫去,總覺得自己沒準備好,勇氣沒有攢夠,其實只要邁出去了那一步,你會發(fā)現其實所有的事情早就準備好了。人活一輩子總有很多經歷,各種各樣的經歷,是你活過的證明?!?/p>
平凡是個很正常的詞,但甘于平凡卻是件可怕的事,就像油盡燈滅后,我們卻還在迷茫。人生漫漫,沒有人規(guī)定什么是完美的人生,有掌聲和鮮花的人生可以是不平凡的,有夢想和進步的人生也可以是不平凡的,只要自己活出精彩,永遠不說放棄,與命運斗爭,奔赴心中那星辰大海,我們就都不是平凡的人!
小說《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8
縱觀《平凡的世界》全書,字里行間流淌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xiāng)親的深厚情意,有親情、友情、愛情。少安與潤葉的愛情,少平與曉霞的愛情,潤生與紅梅的愛情,少平與金秀的愛情,潤葉與福堂的親情,曉霞與福軍的親情,李向前與李云登的親情,少平與金波的友情,少平與師傅的友情,潤葉與曉霞的友情。
《平凡的世界》中使用最頻繁的一個詞語是:親愛的。親愛的大地,親愛的雙水村,親愛的父親,親愛的弟弟,親愛的朋友,總之,所有人世間的真情都在這里一一的展現。
這部小說給我的教育意義則是一種對農民的深刻理解?,F代城市年輕人可能很難真正理解農民。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想法,農民曾經過的日子,農民的現在和未來。但是間接知識也能夠帶給我們啟示和觸動。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小說能夠深刻的反映農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讀完這些小說從某個意義上說我們也經歷過了那個時代,也曾在田中揮汗如雨。這些書的現實意義在于對中國的現狀,在于對歷史的延續(xù),在于對未來的展望和我們年輕人自身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