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樂園》讀后感領(lǐng)悟書評范文
推薦文章
《失樂園》讀后感領(lǐng)悟書評范文五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妒穲@》讀后感領(lǐng)悟書評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失樂園》讀后感領(lǐng)悟書評范文1
我看書有個習慣,看到好的一定喜歡推薦給別人,推薦給我覺得適合看這書的人,讀失樂園有感。但是對于這本《失樂園》,我承認這是一本好書,但是我真不想自己周圍的人再看到這本書,此時我真心希望我是全世界最后一個看過這書的人。
書里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但我是第一次從某個愛情故事里,讀出了一種打心底讓自己害怕的東西,我不是個膽小的人,但真的是打心底的害怕。愛情這個原本很好聽的字眼,在這里變成了一種極端自私的,暗含著毀滅這個劇毒的東西。
我承認這個故事里的愛情,是真正的愛情,真正理想意義上的愛情,幾乎沒有瑕疵。像巴洛克建筑一樣的華麗,但是這個所謂的“真正的愛情”,摧毀了男女主角幾乎全部的生活,包括家庭,包括工作,包括社會地位,包括朋友,包括兒女甚至包括父母,使他們完完全全的掉入了只有兩個人的性世界里,這個所謂的“真正的愛情”甚至可以讓人對生命的執(zhí)著都漸漸淡薄了,覺得死并不那么可怕了,甚至和自己親近起來了。
久木和凜子的愛,從精神領(lǐng)域角度說,可以說是至死不渝的,連神靈也阻止不了的純情之愛。但是回到道德層面上,的確是越出常規(guī)的極其不道德的無恥行為。能同時用上這樣兩個極端的、似乎一點都沒有聯(lián)系的形容詞的東西,而且擁有如此夸張的對立面的事物恐怕也只有愛情了。
書里還有另外兩段愛情,阿定和他的愛人,秋子和武郎情,最后他們都死了。按照書里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他們死的很幸福。他們都是選擇在愛情到達頂點的時候結(jié)束彼此的生命。但是人們通常把他們的死看做瘋狂或悲慘的結(jié)局,這是因為人們看到的是外在的形體,而死去的人卻是在無比幸福的彼岸世界。
愛情是自私的,愛情的自私程度可以跟愛的深淺形成正比。也就是說,愛的越深,人就會越自私。久木是深愛凜子的,所以當他去跟自己的妻子、女兒做人生最后的訣別的時候,面對相處了三十多年的親人,他甚至都沒有一絲猶豫。美麗的愛情似乎一下子變成了魔鬼一樣的恐怖事物,本來是因為愛情而建立起來的婚姻、家庭關(guān)系,也是因為愛情而被摧毀的干干凈凈、片甲不留。
人生的軌跡就像是一個拋物線,有起點,有最高點,也有終點,有在最高點的快樂和幸福,也有走到終點的失落和悲傷。書里的價值觀就是:一個玻璃杯拋出去,慢慢越來越高,到達頂點后,突然撞上一個什么東西,撞得粉身碎骨,這樣這個人生軌跡便只有上升和到達頂點的那一段,而沒有了后面一段的失落與終結(jié)。在愛情到達頂點的時候男女主角選擇結(jié)束彼此的生命,這樣便沒有了時間長了以后感情的慢慢變淡、最終消亡的這個過程。似乎真的很美,但是同樣美的讓我從最心底的地方產(chǎn)生害怕。也許是我真的是沒有那樣的境界,當然我也不想有。
這其實也無形中揭露了一個事實,人類的這個社會里,根本沒有所謂永恒的愛情,男女主角愛到那樣的死去活來,愛到真正是放棄了一切,但是,他們就在這樣的心態(tài)下都還是覺得這份感情最終也是會消亡的,所以他們選擇在愛情到達頂點的時候把愛情用死亡這個東西來終結(jié)掉。這樣美好便被永遠的定格在了那個頂點處。
時間真的是可以摧毀一切的,愛情算是什么?時間連宇宙都可以摧毀掉,何況是渺小的地球上的人類,何況是渺小的人類那微不足道的感情?
最后,還是那句話,看到這篇讀后感的人,別去看原著,真的,別去看,沒有一點好處的
相比于作者渡邊淳一,我發(fā)現(xiàn)還是更喜歡村上春樹一點
起風了,好好活下去!
《失樂園》讀后感領(lǐng)悟書評范文2
看《失樂園》的介紹,以為兩個人搞婚外情的人,為了表明愛的決絕,才雙雙殉情。整本書仔細讀下來,卻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
兩個人非常相愛,盡管都已經(jīng)是有家室的人,但愛情不能讓人懷疑。然而他們之所以走上絕命的道路,是因為放不下對愛情的失望。想當初,他們也是心甘情愿地和結(jié)婚對象盟誓的,并且也有過甜蜜而溫馨的愛情生活。然而隨著日子的增加,愛情中關(guān)于激情的成分漸漸消退,有的家庭因為缺少激情,甚至連親情都不復存在,就如凜子的家庭;而有的家庭,雖然沒有激情,親情卻變得濃厚起來,就如久木:雖然彼此冷淡得沒有什么交流,但是就在臨別時,夫人還是給他準備好了入秋的毛衣,而他,也因為不舍幾十年的“家”,遲遲不肯在離婚協(xié)議上簽字。
而此時此刻深深相愛的兩個人,并非因為家庭的牽絆沒有結(jié)合,只是因為意識里害怕甚至說很明確地知道,就算如此深愛,也不會長久。因為愛情終究是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惰怠的。
所以說,他們的死,與其說是因為恐懼于世俗的不容(其實世俗的不容多半是起源于過多的嫉妒),不如說是對于愛情沒有信心,所以干脆不如“在最幸福的時候”彼此擁有,再不分開。
我從小說中還體會到的一點是,愛情確實是一種不能缺少激情的短暫幸福。不管是少年時的戀愛,婚姻前的戀愛,還是婚外情的戀愛,彼此能夠享有愛情的甜蜜和痛苦,也不過是短短2年的時間。之后的日子,不管是結(jié)合,還是分開,所感覺到的只剩下愛情的倦怠?;橐觯皇且驗楦鞣N契機而造就的結(jié)合,并不能說明,結(jié)婚的那個,是自己唯一愛的人,或者說最愛的人。好在,結(jié)婚后,彼此因為經(jīng)濟的聯(lián)合、生活的照應,多了一份比愛情更能持久、更加實在的親情。
因此,凜子和久木的殉情,似乎是在告訴我們,最為幸福的愛情,要么在高潮時通過生離死別定格為永恒(就好像拍了照片一樣),要么,就只能落得個慢慢倦怠為親情、友情或者無情的結(jié)局。
凜子專門去看過久木的夫人,她的感觸是“她也是那么好”。這更加堅定了她對愛情不能持久的認同。于是,因為放不下對愛情的失望,她選擇了“定格”。而總是描畫著凜子先生英俊外表的久木,亦是如此。
于是,當愛情一時之間成為他們的生活重心時,他們選擇了死。
《失樂園》讀后感領(lǐng)悟書評范文3
“廣闊無邊的大海上,太陽漸漸隱入海平面。落日的余暉像鮮血一般灑在海面上,久久縈繞不曾散去。一陣狂風吹過岸邊的櫻花樹叢,無數(shù)的花瓣像雨點一般打在水面上,引起小小的漣漪。最終,夜幕降臨,一切歸于平靜,好像什么也沒發(fā)生,也好像什么都已經(jīng)發(fā)生過了?!弊x完渡邊淳一的《失樂園》,我的腦海中立即出現(xiàn)了這樣的畫面,在我看來,這場景是對久木和凜子最好的告別。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要問,愛到底是什么?小說的一開始,凜子便在歡愉之中突然發(fā)出了“好可怕……”的呢喃??膳碌氖鞘裁?我想,可怕的是愛。是愛,讓楷書一般端正秀麗的凜子沉醉于魚水之歡;是愛,讓年過半百又職場受挫的久木重燃生活激情;是愛,讓兩個人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死亡……這么看來,愛是罪惡,愛也是讓人煥發(fā)青春的'良藥。
這兩個中年人在愛情中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忘記了自己的責任,也忘記了社會的道德,他們的愛是純潔的,而正因為這份純潔,他們才會不顧一切地想要把愛延續(xù)下去。有過感情經(jīng)歷的他們都清楚地知道,感情不會一成不變,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關(guān)系的持久,愛情再也不會像最初時那樣純正而強烈。
為了永遠留在最迷戀的愛的樂園之中,他們選擇死亡,以這種剛烈的方式使他們的愛情保鮮,永不變質(zhì)。這種觀點和張愛玲不謀而合,張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一個紅玫瑰,一個白玫瑰。取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取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睈矍椋蟮秩绱?,總會變,總不能長久。
我所看到的久木和凜子的愛也是絕望而熾烈的,每一次見面都十分難得,因而每一次相見都以一種近乎絕望的心情緊緊纏繞在一起,恨不能把對方揉進自己的體內(nèi)。無論是飄著櫻花的房間,還是鐮倉的夕陽下;無論是澀谷的出租屋內(nèi),還是中禪寺湖邊的雪地上;無論是凜子父親離世后的夜晚,還是兩個人的時期敗落之后,每一次相逢,必是用全部的身心牢牢抓住對方,這是愛的絕望和熾烈,因為愛,所以害怕失去,所以用力抓緊。
貫穿小說的還有另一個真實的故事——震驚全日本的阿部定事件。阿部定對老板石田吉臧的愛情使她瘋狂地想要和他永遠在一起,最終選擇了殺死自己最愛的人,并帶走了自己最寶貝的部分。這兩個人就像鏡子中的凜子和久木,雖然結(jié)局不一樣,但愛的性質(zhì)是一樣的,愛的熾烈也是一樣的。
在真實事件的烘托之下,凜子和久木的愛似乎也變得真實了,它可能發(fā)生在很多人的身上。每個人都渴求愛,每個人都希望遇到與自己在性與靈兩方面達到深刻共鳴的人,但現(xiàn)實的生活中我們似乎很難拋開世俗的道德、責任。當壓抑感達到頂點而真愛又恰巧出現(xiàn)的時候,人們可能就會像水中即將溺死的人抓住旁邊的稻草一樣拼命珍惜。我并不鼓吹真愛無罪論,也不鼓勵出軌,但我們的確缺少凜子和久木那樣的在真愛面前的決絕和熾烈。
最后的最后,愛情流落到了輕井澤,緊跟著又是一個熾烈的愛情故事:1924年,當時的文壇寵兒有島武郎和《婦人公論》的漂亮女記者波多野秋子在輕井澤的朦朧的雨季雙雙情死。似乎是追隨“先驅(qū)”的步伐吧,凜子和久木也在愛情的無所畏懼之中,在性靈歡愉的頂峰,含著滿足的笑容喝下了對方喂下的毒酒,永遠地擁有了對方。
櫻花雨不停地下,開滿了一地的感傷。夕陽紅得像血球,熾烈、悲壯得結(jié)束了一天又一天的旅途。愛情就是如此,感傷又絕望,熾烈又悲壯,牽引每一個塵世的人,走向自己的未知的前路。
《失樂園》讀后感領(lǐng)悟書評范文
4
《失樂園》是彌爾頓晚年口述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敘事長詩,也是詩人最偉大的作品,在文學史上常與荷馬史詩、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論。它的題材主要取自圣經(jīng)《舊約?創(chuàng)世記》。在《圣經(jīng)》中,人類失去樂園的故事只有寥寥數(shù)語,彌爾頓卻以驚人的博學和豐富的想象把這個簡單的故事演絳成了長達12卷的宏偉史詩。
長詩的情節(jié)由兩條線索相互交織而成,一條是撒旦率眾反叛,被貶入地獄,他立志復仇,引誘人類墮落,最終受到嚴懲;另一條是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的誕生、墮落和失去樂園。兩條線索通過撒旦引誘夏娃偷食禁果的情節(jié)聯(lián)系起來。詩歌的主旨,根據(jù)詩人自己的說法是“申明永恒的天命,對人類證明上帝的公正”,然而詩中的上帝卻并不可親,形象也不清晰生動,反倒詩中那位墮落天使——撒旦被描寫得有聲有色,成為長詩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詩人傾注了自己作為一個堅定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政治激情和革命理想,將撒旦塑造成為一個意志堅強,敢于蔑視權(quán)威,有著不屈不撓的勇氣的叛逆者。對于這個形象的刻畫,詩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很不相同,當撒旦決心采用詭計復仇,附身于毒蛇去引誘無辜的人類始祖時,他的形象就使人感到猥瑣可鄙了。
也許史詩真正英雄是那兩位可親可愛的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他們的形象寄寓著詩人對理想人格的企盼;他們的愛情抒發(fā)了詩人對理想婚姻的贊美;他們的故事則展現(xiàn)了一幅人類從理想的云端走向坎坷的現(xiàn)實的壯闊圖景,體現(xiàn)了詩人對人類命運的嚴肅思考。
整部長詩規(guī)模宏偉、想象豐富、情節(jié)生動、語言瑰麗。長詩采用抑揚格五音步無韻英雄詩體,創(chuàng)造了如江河奔流般碎碟流暢的節(jié)奏和音響;結(jié)構(gòu)上采用典型的史詩技巧,從倒敘開始,層層深入,主次分明。詩歌不僅有波瀾壯闊的叛亂場面的展示,也有對亞當、夏娃生活細節(jié)的捕捉,更有對樂園里自然景物的優(yōu)美描繪,使作品兼有恢宏壯闊和柔和細膩之美。
全詩共有一萬多行,這里選取了反映亞當、夏娃墮落前后生活的代表性詩段來欣賞彌爾頓如何用詩的語言講述人類原罪的由來。
《失樂園》讀后感領(lǐng)悟書評范文5
看完《失樂園》,是否有人像我一樣,一下子看到了愛情讓人恐懼的一面,有一顆追求自由和快樂的心是人類的本能,也是人類身上最危險的因子,。日本是一個對性文化高度包容的國家,當那些熱辣的文字刺激著讀者的感官的時候,隨之而來的,是完全不同于浪漫言情小說的對心靈的震顫。我們應該慶幸,這畢竟不是一本只有赤裸裸的欲望而沒有靈魂的作品,它的價值就在于其中禁忌的愛情,以及為愛幻滅的勇氣。
渡邊淳一將愛喻為世界上最美的事,就連為倫理道德所不容的婚外情,在他看來也是可以觸及到人類追求愛情的極致的。女主人公凜子不會后悔自己背棄丈夫選擇愛情的行為,因為對自己的心坦誠原本就不是犯罪。靈與肉是極端的矛盾,不管科技多么發(fā)達,社會多么進步,人依然是從蠻荒時代進化而來的動物,人性不變,這個世界才有那么多古老的命題。
太多的時候,人們談及本能和欲望時的態(tài)度都是隱晦而又艱澀的,仿佛碰觸到了某種極其骯臟的東西。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太多的人確實是輕易就能突破單純的理智束縛,一個個原本道貌岸然的君子,原本亭亭玉立的淑女,一瞬間都會變成掠奪的禽獸,其實,人性真的就是赤裸裸的。
渡邊淳一敢于揭開這個丑陋的創(chuàng)疤,讓讀者看到每一個隱藏著的不美好的自己,他本人就是勇敢的。同樣,由于作者的勇敢,他筆下的人物自然也是勇敢的,相愛到死,試問這是一種多么熾烈的愛情。它在黑暗無光的地方悄無聲息的孕育,將人的寂寞、脆弱無限地放大,愛情是一種了解、支持、慰藉和救贖,而另一個方面,同樣不能避諱愛情霸道的占有欲。一對勇敢相愛著的人,在彼此身體得到最高愉悅的同時雙雙奔赴死亡,這樣的壯烈,是會讓很多正常人、正經(jīng)人覺得瘋狂甚至變態(tài)的,但是,對很多求愛而不得的人來說,他們簡直讓人嫉妒。
從古至今,有多少關(guān)于殉情的文字是那么凄美而哀傷,但是,渡邊淳一偏不,他要告訴世人,愛就是愛了,太理智和太清醒歸根結(jié)底都是不夠愛。這個有點偏執(zhí)的男人,他就是要解放人類的身,繼而解放人類的心,用他當過整形醫(yī)師的手,重塑對愛情的審美。
曾經(jīng),也有一段死后也不能將之分開的感情,那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伽西莫多和愛斯梅拉達,如今,《失樂園》中的男女主角也緊緊相擁,回復到人類的原始狀態(tài),或許你認為我玷污了神圣,那么,原諒我吧,因為,愛情它沒有貴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