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頓河》讀書筆記心得領會
推薦文章
《靜靜的頓河》讀書筆記心得領會五篇
當品味完《靜靜的頓河》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鹅o靜的頓河》讀書筆記心得領會,希望大家喜歡!
《靜靜的頓河》讀書筆記心得領會1
《靜靜的頓河》作者肖洛霍夫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個人變得完美,心靈變得更純潔,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喚起每個人對同伴的愛心”。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獷豪放,同時又細膩流暢,充滿柔情。讀《靜靜的頓河》仿佛能使你變身書中的一個人物,你也許叫布察金,也許叫肖霍夫。你跟隨著故事的主人公葛利高里乘著月色,騎著用布包裹在馬蹄上的快馬去偷襲敵營,你也許是一個叫不上名字的農夫,正懶洋洋地躺在剛剛收割完麥田的草垛上,和恰娃調情……
至今為止沒有哪一部作品能讓如此感動,惟有《靜靜的頓河》。肖洛霍夫用一種超現(xiàn)實的寫實手法為我們展開了一幅戰(zhàn)亂中的世外桃源,他筆下的頓河兩岸并沒有正因戰(zhàn)爭而失去顏色,那片廣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那靜靜流淌的頓河,那煙霧蒙朧的村莊,那潑辣風騷的村婦,還有春天里那野花淡淡的香氣,都那么清晰自然真實地呈此刻你的眼前。雖然是一部描述戰(zhàn)爭的史詩巨著,肖洛霍夫把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述自然景色,風土人情,和感情人性上,力求表現(xiàn)和平,安寧和大自然的壯美。使人讀后欲罷不能,深深地沉浸其中……
《靜靜的頓河》讀書筆記心得領會2
毋庸置疑,《靜靜的頓河》是一部好作品,是經得起時代的驗的文學經典。然則值得注意的是,這部長篇小說是蘇聯(lián)主流文學中一個極為特殊的文學現(xiàn)象。這部作品居然被蘇聯(lián)官方接受和認可,并且還竟然一度被官方視為主潮文學中的一部“紅色經典”,顯然是有一定的不為人知的歷史背景。關于這部作品問世過程中的蹊蹺已有許多考證文章進行了論證。
讓人驚訝的是,該小說無論從哪種角度去看,都是對斯大林時期蘇聯(lián)主流文學中的烏托邦情愫的顛覆,其反烏托邦情感是異常明顯的。將這部史詩性巨著當做“紅色經典”去閱讀著實是許多年來蘇聯(lián)和中國讀者的“荒謬邏輯”,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倒是在“__”期間,當肖洛霍夫在中國“反修防修”運動中“不幸”淪為“最反動的作家”,他的《靜靜的頓河》也隨之成為最大的“毒草”時,中國人才陰差陽錯、歪打正著地看出了這部作品對蘇聯(lián)30年代主潮思想的顛覆。
這部史詩般的巨著真實地表現(xiàn)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到國內戰(zhàn)爭結束這個動蕩的歷史年代頓河哥薩克人的生活和斗爭。他們的心酸、苦楚、旺盛的原始生命力、對土地的眷戀、蠻性與善良相交織的質樸的本性,均在男主人公葛利高里和女主人公阿克西妮婭、娜達莉婭身上體現(xiàn)出來。他們的痛苦與悲哀,歡樂與幸福均來自他們真實的人性。而小說主人公葛利高里·麥列霍夫在紅軍與白軍之間的猶豫選擇和最后的迷茫,隱含著社會的悲劇和歷史的荒誕性。小說一方面出色地描繪了哥薩克人本真的生活。
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沃土上,勞動、戀愛、繁衍,純樸而煥發(fā)著生命的激情。葛利高里與他的情婦阿克西妮婭之間的情愛,正體現(xiàn)了他們生命力的旺盛與沖動。另一方面,小說刻畫了布爾什維克們的殘酷與冷漠。小說中對布爾什維克黨員彭楚克和柯謝沃依的描寫,突顯了他們身上的殘酷無情。他們在作家筆下成了革命的機器,成了政治原則的化身,他們的自覺性與葛利高里的本真性成了鮮明的對照。布爾什維克領導的紅軍將革命風暴帶到了寧靜的頓河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哥薩克農民們被迫迎來了歷史的變動。葛利高里在這場殘酷的動蕩中必須做出人生的選擇。
他選擇的標準其實很樸素:無論是紅軍還是白軍,只要誰能使他自由地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想吃什么就種什么,想愛哪個姑娘就去追求,無拘無束地過日子,那么他就跟誰。葛利高里是個自由純樸的哥薩克,他在紅軍與白軍之間的徘徊正是出于這種樸素簡單的生活要求。然而,如此簡單的要求,在那個殘酷的年代里,也無法實現(xiàn)。無論是紅軍還是白軍,都無法滿足葛利高里這一最基本的生活愿望。最后,他也只能抱著冤死的阿克西妮婭的尸體,緩緩走向沒有出路的未來。
革命究竟給普通的哥薩克農民帶來了什么?從小說悲劇性的結尾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某種暗示。小說對蘇聯(lián)國家烏托邦主義的顛覆是相當明顯的。也正因為這部小說所具有的鮮明的反烏托邦性,使得它在蘇聯(lián)斯大林時期的主流文學中顯得十分特殊。然而,應該說,這部身份可疑的主流文學作品,在客觀上為斯大林時期并不景氣的蘇聯(lián)主流文學寫下了最精彩的一筆。
小說對哥薩克人生活的真實到位的描寫,對他們情感世界的準確深入的展示,對歷史悲劇性的深刻把握,均顯示出作者第一流的筆法。這對于年僅20多歲的作者來說,更顯得難能可貴。而肖洛霍夫在他以后40多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再也沒有了如此出色的藝術概括才能。的確,將60年代那個頤指氣使的揮舞意識形態(tài)大棒的文壇政客肖洛霍夫與《靜靜的頓河》的作者聯(lián)系在一起,著實也容易引起人們的疑惑。這也許成了后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對這部巨著的作者權產生爭論的重要誘因吧。
《靜靜的頓河》讀書筆記心得領會3
我成長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戰(zhàn)爭,戰(zhàn)爭對我來說,僅僅存在于小說中或環(huán)球新聞報道中,但靜靜的頓河看完,我覺得自己隨主人公格里高利一起走過槍林彈雨,冒著炮火向著未來邁進,多么沉重的一段旅程!心靈和身體都疲憊不堪,再也沒有什么比戰(zhàn)爭更能考驗人性的了。
主人公第一次在戰(zhàn)場上殺第一個敵人的場景讓我永生難忘。他本是個善良的小伙子,心里還懷著純潔火熱的愛情,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為什么而戰(zhàn)的情況下,稀里糊涂的殺人了。一旦戰(zhàn)爭的巨輪往前滾動,誰也不會有空或有膽去想為什么而戰(zhàn),只是本能地讓自己避開死亡。主人公沒有文化,沒有見識,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愛的女人廝守,為此他麻醉自己的心靈,盡量不去想那一張張死去的臉孔和他們身后的父母妻兒,他不得不這么做,求生的本能驅使著他前進,在戰(zhàn)場上心軟的人就是死神最愛光顧的人。
戰(zhàn)爭把他的心揉碎了,掰開,慢慢又長合,長合之后又撕開,扯壞,再長合的心就完全變形,很硬很空了,隨便一敲就支離破碎,再也拾不起了。他失去了兩個最愛他的女人——妻子和情人,尤其是他深愛著的情人,勇敢無畏的跟著他逃難的阿克西妮亞,他親眼看著她中槍死去,連最后的道別都沒有機會說。
埋藏完情人,就像埋藏了他自己的一生。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兒相繼死去,在這世界上的唯一牽持就是幼子,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的抓住了這個信念,勇敢的面對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現(xiàn)實。戰(zhàn)爭中,個人的命運是如此的渺小,在歷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像主人公這樣被迫前進分不清該如何選擇立場的人,他們只能依著本能隨大流前進,而他們的本能往往和歷史背道而馳,悲劇就此而生,對此我們毫無辦法。
雖然不能挽救格里高利的悲慘人生,卻能深刻認識到戰(zhàn)爭的可怕,從而更珍惜現(xiàn)在擁有的安寧生活,我要竭力看清自己的命運,在需要抉擇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
永別了,靜靜的頓河,我不忍看第二遍了。誰也不想經歷兩次戰(zhàn)爭,看著美好的東西再次被毀滅,看著善良純樸的人再次被戰(zhàn)爭摧殘,看著不計其數的無辜生命再次消失,這真是最最殘忍的事了。我再也承受不起。
戰(zhàn)爭的時候,上帝不存在。
《靜靜的頓河》讀書筆記心得領會4
《靜靜的頓河》是蘇聯(lián)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全書共四部,長達一百五十萬字。比《戰(zhàn)爭與和平》還要長。我個人覺得是最長的一部名著了。而且這部小說以記敘為主,沒有多少議論。這一點很像中國的古典小說。情節(jié)緊湊,人物眾多。這樣復雜的小說,是特別難寫的。既耗費人的精力,又很難構思??梢哉f,這部小說是以作者的生命來寫的。所以我特別喜歡這步小說,讀得特別仔細。小說的情節(jié)給我很深的印象與震撼。
小說描寫的是哥薩克人在戰(zhàn)爭中的表現(xiàn)。開始寫頓河兩岸的哥薩克的生活。接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哥薩克在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非常突出。不久,蘇聯(lián)國內戰(zhàn)爭爆發(fā)。紅軍與白軍的戰(zhàn)爭中,哥薩克由于受舊勢力的欺騙,而加入了白軍。哥薩克曾三、四次動亂,小說很好的描寫了蘇聯(lián)國內戰(zhàn)爭的情景。
小說人物眾多,主要描寫的是葛利高里一家人。父親、哥哥,都是哥薩克中的英雄。小說以這三個人為主要線索,描寫了韃靼村的哥薩克,描寫了地主階級、無產階級的一些人物。小說還寫了葛利高里與阿克西尼亞、娜塔莉亞的愛情。下面我想寫一寫這部小說的幾個優(yōu)點。
第一個優(yōu)點是小說描寫頓河兩岸的生活特別出色。頓河兩岸的農村,人們生活質樸,勤勞勇敢。作者將農村的生活寫的是淋漓盡致。中國的善于寫農村生活,但是與《靜靜的頓河》比都要稍遜一籌??梢哉f這部小說將農村的生活寫“盡”了。達到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地步。農村的一草一木,農村的房屋、田地,農村的人們的一言一行,都被描寫了出來。小說開頭二百頁都是描寫頓河兩岸的農村的生活的??梢哉f這二百頁是全書最精彩的二百頁。
第二個優(yōu)點是描寫戰(zhàn)爭。全書除了開頭二百頁描寫平和的農村生活,其余全部是描寫戰(zhàn)爭的。這在世界名著里是少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蘇聯(lián)國內戰(zhàn)爭,哥薩克的三、四次動亂。小說雖然長,而且都是描寫單一的戰(zhàn)爭,但是小說不枯燥。這與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是分不開的。小說在描寫戰(zhàn)爭的同時,還描寫了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戰(zhàn)士的形象。小說有點像《紅樓夢》,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有表現(xiàn)的舞臺。這樣每人人物都栩栩如生。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也是我很佩服的。像攻克碉堡、騎兵作戰(zhàn)、小隊人馬相遇戰(zhàn)、對待戰(zhàn)俘等等,寫的是栩栩如生,印象深刻。
第三個優(yōu)點是,描寫哥薩克。描寫哥薩克的作品很多,托爾斯泰的《哥薩克》、果戈里的《塔拉斯。布爾巴》、美術作品中也有很多關于哥薩克的作品?!鹅o靜的頓河》是描寫最成功的一部。哥薩克人在和平時期與戰(zhàn)爭時期的形象、性格都描寫出來了。哥薩克生活中憨實、豪邁,戰(zhàn)爭中勇敢。同時作者也指出了哥薩克太過實在,被白軍欺騙了。我讀了這部書,對哥薩克人產生了好感,覺得他們實在、勇敢。
這部書還有許許多多的優(yōu)點。我讀完這部書,感覺像是讀了哥薩克乃至俄羅斯的歷史。因為這部書包括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小說的每一個情節(jié)都可以讓人津津樂道幾個世紀,這是難能可貴的。
《靜靜的頓河》讀書筆記心得領會5
如果說《戰(zhàn)爭與和平》是以上層人士眼光來敘說的史詩,那么《靜靜的頓河》無疑是以下層參與者感受來體驗的史詩。
它殘酷地剝開每一個英雄表面的粉飾,真實的告訴我們,在偉人們揮斥方遒時,將有多少悲劇發(fā)生,無論是歷史前進的代價,還是無謂地犧牲。
大地上真正讓人動容的是來此最底層的咆哮。
此書共分為四部,從1928年開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時間才創(chuàng)作完成。肖洛霍夫這部處女作一經問世,立刻受到國內外的矚目,被人稱作“令人驚奇的佳作”,“蘇聯(lián)文學還沒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說”。此書于1941年獲斯大林獎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書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蘇聯(lián)作家。
《靜靜的頓河》讀書筆記心得領會相關文章:
★ 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讀后感|讀書筆記|讀書心得|簡介】
★ 理智與情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