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電影觀后感
導(dǎo)演賈玲的這部處女作是為了紀念媽媽,故事情節(jié)簡單卻耐人尋味。女兒賈曉玲從小就沒給媽媽省過心,小編特地準備了你好李煥英電影觀后感,歡迎借鑒學習!
你好李煥英電影觀后感1
2021年賀歲片,也是目前票房最高喜劇片,更是一部催人淚下的情感片,故事結(jié)局讓人哭到不能自已,感動了數(shù)億觀眾,更是現(xiàn)在人們的聚焦熱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她也曾年輕過,她也曾是花季少女,她也渴望自己永遠年輕美麗,但是當她有了我們,有了她生命的延續(xù),有了她十月懷胎含辛茹苦撫育長大,但在她心中永遠是寶寶的我們,她便沒有怨言,沒有節(jié)假日,就圍著她的小太陽不知疲倦地轉(zhuǎn)動著,數(shù)年如一日地嘮叨著:今天,他吃飽了嗎?在我們遠離家鄉(xiāng)去遠處追尋自己夢想的時候,電話那頭永遠是那句”在外好好照顧自己,別擔心媽,家里一切都好”,殊不知掛了電話,她在那頭偷偷地掉眼淚。當我們有了一點點小成就時,她會開心得跟孩子似的傻笑不停,卻不忘了囑咐我們:不要驕傲。
什么時候,她的額頭爬滿了歲月的溝壑,曾幾何時,那青絲中摻雜著刺眼的白發(fā),什么時候,她不再動作敏捷,走起路來顫巍巍,什么時候,她的記憶不如從前,視力聽力也開始下降,而我們卻為了一件小事和她吵得天翻地覆,她卻像一個做了錯事的孩子,那么無辜,那么脆弱,我們忘了,是誰在我們牙牙學語時不停地教話,是誰在我們犯了錯時無盡地包容,是誰在我們不管多晚回家時永遠亮著那盞溫暖的燈光,怕我們找不到回家的路,怕我們在前行中孤單。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她用瘦弱的身軀為我們支撐起一片成長的藍天,她也會在我們病床前幾天幾夜不合眼,她會步行幾十里去小鎮(zhèn)買我們最喜歡的糖果和蛋糕,我們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一切,卻忘了她也是父母的孩子。那一句“我的孩子只要健康快樂地長大就好”,說出了所有母親的心聲,不求我們名聲顯赫,我們也不要在她們遍體鱗傷時才想起她們,才想去陪伴老人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別讓我們的疏忽冷了媽媽那最炙熱滾燙的心。
你好李煥英電影觀后感2
如果說:父愛如山,那么,母愛是水,是涓涓的溪流,是無聲的陪伴,滋潤著我們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你好,李煥英》講述的是主人公因母親李煥英的突然離世,想改變母親的命運,從2001年時空穿越到1981年,來到母親的年輕時代,和母親對話,陪伴母親走過她的青蔥歲月,見證母親由妙齡少女成長為樂觀、豁達的女子而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看似是女兒完成了對母親的心愿,彌補了對母親的思念,實則更是母親對女兒的成全,了卻女兒那些心底的執(zhí)念和遺憾,更成全了這濃濃的母女情分……
有人說,世界上最真摯的感情是愛情,因為那是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至死不渝;也有人說,世界上最應(yīng)珍惜的感情是友情,雖然沒有血緣卻可以兩肋插刀;而我想說,世界上最真摯、最應(yīng)該珍惜的是父母的愛,因為這是一份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平凡的一種愛。父母的愛是寒冷冬季一桌熱騰騰的飯菜,是秋季降溫讓你穿秋褲的叮嚀,是夏季的一碗綠豆湯,是春天的一件新衣裳。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道屏障,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不管身處何處,父母對我們的愛都不曾改變,不會因為時間、距離而減少。對于父母我們的索取大于付出,且心安理得,就因為他們是我們的父母?父母不需要被愛嗎?不值得被愛嗎?
雙開門的冰箱買好了,那件綠色的皮衣也買好了,只是你卻不在了……“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被詮釋的淋漓盡致,為了不空留遺憾,我們要“笑”順父母,抽出時間多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吃頓飯,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陪伴。從現(xiàn)在開始,珍惜和父母每一次的電話溝通,珍惜每一次的承歡膝下,珍惜每一次的相聚時光,愿所有的父母都被時光溫柔以待,愿所有的父母都安康,愿所有的子女都無恙。
你好李煥英電影觀后感3
平時淚點挺低的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沒有流出一滴眼淚,電影結(jié)束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以為我真的就躲過了這場眼淚。
看電影之前,我提前做了功課,網(wǎng)上看了觀眾的影評,都說這是一個好笑又好哭的電影。為了使自己看電影時不哭的稀里嘩啦的,我極力地讓自己不帶入進去,而是多關(guān)注它搞笑的那部分,在電影院里我全程都在哈哈大笑。
沒想到在寫觀后感時,眼淚卻像雷震雨一樣接二連三的襲來?;叵腚娪袄铮嘿Z曉玲坐上六點鐘趕往北京的車,車窗外,母親李煥英遞給賈曉玲熱氣騰騰的包子,此時不禁想到李煥英需要幾點起床做?想起我的母親在每次我要出遠門的時候,又哪次不是比我起的早。今年春節(jié)我和老公是自駕車從北京到老家湖北荊州,路程1300多公里,全程需要14個小時,初七上班,所以初六必須要早起返回。計劃早上6點出發(fā),我們五點半起床,起床下樓后卻發(fā)現(xiàn)媽媽已經(jīng)給我們炸好了糯米團子,煮好了雞蛋面條,還炒了兩盤菜。她一邊催我們抓緊時間吃,一邊洗甘蔗,剁成一節(jié)一節(jié)的裝袋,為我裝鹵好的土雞、臘肉臘腸、零食、水果。返回途中她時不時地問我們到哪兒了、要慢點兒開。老公笑著對我說:真是應(yīng)了那句兒行千里母擔憂啊!
其實父母為我們做的我們只是看到了一角,那些背后的付出更令人動容。就像電影后面的大逆轉(zhuǎn)比較讓人深思!我們總以為我們在哄父母開心,殊不知父母也是在配合我們、哄我們開心。我想全天下的母親對孩子大概就像李煥英對賈曉玲說的:“我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母親的愛就是人世間最美好的幸福吧,滿足且珍惜。
電影最后,賈曉玲事業(yè)已經(jīng)成功,能給母親爭光,有能力給母親更好的生活時,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現(xiàn)在,學會愛且好好愛我們的母親。
你好李煥英電影觀后感4
近日,由喜劇相聲演員賈玲執(zhí)導(dǎo)和制片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在全國各地隆重上映了。檔期剛好是在春節(jié)期間,籍此難得的閑暇之余,正好可以讓大家放松心情,開懷大笑,亦或體悟淚點的背后深情。
度娘說,為了籌拍這一部電影,賈玲從2016年起就逐漸減少工作,專門寫起了劇本,最終通過三年時間的不懈辛苦努力,在2019年年初完成了劇本初稿的創(chuàng)作。
這是賈玲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電影。她選擇自導(dǎo)自演,盡管困難重重,但她始終沒有放棄。她說“拍《你好,李煥英》,是我這一生為母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多苦多難都要把它做完,它對得起我對媽媽的感情,我也把自己的心掏出來給大家看?!?/p>
影片以賈曉玲(賈玲飾)對母親李煥英(張小斐飾)的深厚情感為主要鋪陳線索,以“我來你高興嗎?我想讓你更高興”為中心思想,通過賈玲穿越到母親的年輕時代,把現(xiàn)實與過去交叉,由身份的錯置而引發(fā)的一幕幕喜劇效果,以及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悲痛情感色彩,推動著劇情的一步步發(fā)展,從而影響和感染著現(xiàn)場觀眾,直至最終圓滿收官。
劇中諸多爆笑的場景,讓人意外、驚喜之余,不禁令人產(chǎn)生了更多地深層思考。毫無疑問,這將會是一部票房口碑雙贏的作品。在我認為,電影《你好,李煥英》,最大的特點便是眾多“樸”素的合理運用和發(fā)揮。
首先,我們可以從拍攝的手法上來看。其實,我們已經(jīng)看慣了時下影片中太多攝影技巧、電腦技術(shù)的運用。而本片的拍攝方法恰恰反而追求簡單,就好像你的某位知深朋友在和你復(fù)述一個動人的故事一樣,簡便、清新。在觀影的時候,不致會給人產(chǎn)生過重的負擔感。觀眾可以輕松而又脈絡(luò)清晰地隨著影片劇情的發(fā)展,一步步了解到賈曉玲的出生、成長以及更多的搞笑劇幕,從而獲得舒適的心靈感受,這是非常契合春節(jié)這一檔期的電影市場和觀眾心理需求的。
細細品味下來,或許這才是我們當下最需要的心理感受。在經(jīng)歷了2020一年來極不平凡的“新冠”抗爭和“黑格比”臺風的重創(chuàng)之后,或許,觀眾的心都已疲憊,需要更多地放松和修養(yǎng)。而本片恰如春日里的暖陽般,可以適宜而又快捷地抵達觀眾的內(nèi)心,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畢竟,現(xiàn)在的觀眾已經(jīng)區(qū)別于從前,他們更趨于現(xiàn)實和理性,追求快捷、簡單明了和高效。
其次,作為電影作品而言,《你好,李煥英》的場景、視聽語言、動作、色彩等等都相對簡單,可以說是直接復(fù)原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特點;甚至諸多片段,大都可以直接還原為同名舞臺劇的作品、不需要做特別大的改動。對比當下眾多的特效大片,這部影片所展現(xiàn)出來的團隊成員之間成熟完美的合作、完備的喜劇構(gòu)成以及表演過程中滑稽而又不失分寸的拿捏等等,都已形成了可以成功叩擊觀眾心靈感應(yīng)的“無形成本”。賈玲、沈騰、張小斐,乃至演賈玲爸爸(年輕時候)的喬杉,演主任的許君聰,都是優(yōu)秀的喜劇演員,且彼此熟悉、搭戲的感覺很對味,沒有生造的痕跡。誠然,本片并非沒有缺點,比如沈騰的角色褲子掉了等少數(shù)橋段讓人覺得有爛俗之嫌,但整體而言品相優(yōu)秀,是討喜的成熟喜劇,更是親情落點動人的親情剛需作品。
第三,李煥英這一開朗、光明和積極向上的性格和形象塑造,更是一大光彩奪目的亮點。
在我們東方家庭價值體系中,代際關(guān)系往往容易走向兩個極端:一種是對立的特別壓抑、緊張的,父母以愛和教育的名義過度干涉了孩子的成長;另一種,則是父母為愛、為孩子、為家庭,犧牲掉自己的興趣、歲月乃至身份,最終落得得不償失地唏噓后果,特別是我們中國的女性更是如此。但是,影片中恰恰表演得非常地和諧和融洽,諸如賈曉玲可以非常自如、暢快地在樓下大喊李煥英的名字,而李煥英在片中那爽朗得如蔚藍的天空般明凈的笑聲,更是把她的開朗、寬容所體現(xiàn)出來的溫暖表露無疑,也深深打動了現(xiàn)場觀眾的身心。
或許,這也是賈玲通過張小雯想向觀眾表達的對于逝去母親無盡感激和敬佩的心情之一。無疑,張小雯對這一角色的塑造是成功的。
車禍意外是大部分人都不會經(jīng)歷的小概率事件,但李煥英卻恰恰因為這樣的意外,成了賈玲永遠也無法釋懷的梗。她感懷母愛的寬厚、無私和偉大,影片中賈曉玲和李煥英二人幾次表達:下輩子換我當媽、你當女兒。如果要形容,《你好,李煥英》大概是我們常說地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讓人溫暖和感動。誠如,賈玲在電影殺青之際,默默置頂?shù)奈⒉骸皨?,電影《你好,李煥英》,殺青了。我厲害?”賈玲確實是厲害的。
你好李煥英電影觀后感5
一部笑著開始,哭著結(jié)束的電影,在這個春節(jié)叩動了多少人的心扉!
看完我問孩子啥感受,她說那種說不出的感動,再問就沒其他了!也難怪,這么小的孩子,讓她去理解母親這個詞也難為她了!很多人都說是自己做了媽媽才體會到母親這個詞的含義,我是在為媽媽想挽聯(lián)的那一夜,才終于明白為什么所有的詩人,作家,作曲家等都用“平凡而偉大”來形容母親,劇中的賈玲也是在媽媽突遇車禍重傷那一刻,才想著穿越到媽媽的年代,做一些事讓媽媽高興……都是在這種生死攸關(guān)的大事前,我們才真正理解母愛!
印象中我讓我媽高興就兩次,一次是我小的時候?qū)W數(shù)數(shù)特別難,從1到10,我怎么都學不會。記得那時我每天吃飯前我媽都要我數(shù)家里的櫥窗有幾塊,可是總是數(shù)不清,然后我就大哭,誰都聽得到。她拿小石子在墻上寫數(shù)字教我,我不會。她和面的時候拿面粉在案板上寫數(shù)字教我,我也學不會。她拿著土坷垃在地上寫數(shù)字教我,我還是學不會。我印象中是她教了我一年,可是真不行,后來她搖搖頭,徹底失望放棄了!再后來我和小伙伴去上學前班,第一天放學一到家,我就給她數(shù)數(shù),從1數(shù)到10,溜溜的……她那會笑了,我估計她放心了:這孩子不傻,這孩子正常!從此我上學也不用她輔導(dǎo),成績一直非常棒,她再也沒有超過心!
第二次讓她開心就是我正式拿到工資的第一個月,我打電話告訴她,我發(fā)了740多塊錢,她在電話那邊驚喜地說:“呦,人家都給你發(fā)那么多錢?”她一輩子手邊沒錢(我記得那時我給她50元錢,一年后她從床底下拿出來,還是那50元,根本都沒花!),潛意識認為女孩都不會掙錢,突然我有工資,她被嚇到了!哈哈哈,在電話這頭,我都能感覺到她的快樂!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有媽的孩子都好好愛媽媽吧,你有媽媽的寵愛,你真的很幸福!沒媽的孩子就把媽媽放在心底,默默地懷念她吧,就像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里說的,只要世上的人有人記得離開的人,那她就永遠活在這個世界!
你好李煥英電影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